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2024-08-26 18:58:08)
标签:

新加坡

市政区

鱼尾狮

历史建筑

文化遗产

分类: 国外游记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新加坡之旅的第三天漫步市政区,市政区是新加坡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发源地,1822年新加坡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开始总体规划市政区 ,使其成为当时城市规划的最佳典范。(从北往南打卡图中圈出的景点)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赞美广场是市政区的经典标志,前身是天主教圣婴修道院女子中学,虽然学校已不复存在,但这片时尚生活广场却凭借碧绿的草坪、晶莹的喷泉、庭院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而成为放松休闲的理想之地。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赞美广场由殖民时期著名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 设计,哥里门也是前国会大厦的设计师。1904年建成的盎格鲁-法国哥特式大教堂现改建为CHIJMES大厅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作为新加坡最精美的宗教场所之一,它的石膏装饰图案、壁画和比利时彩色玻璃窗在今天仍然能引起人们的惊叹。教堂的每根圆形石柱的柱头上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热带花卉或鸟儿的印记。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白天,赞美广场保留着宁静和谐的氛围,是繁华都市中一片祥和的绿洲。到了晚上,精彩的餐饮和夜间娱乐场所纷纷苏醒,焕发勃勃生机:喧嚣的酒吧上演现场音乐表演,热闹的餐馆供应各类美食,从西班牙风味到印度菜肴等应有尽有。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莱佛士酒店建于1887年,堪称优雅精致和奢华生活的典范,辉煌的历史荣耀仿佛在此凝结。酒店以新加坡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命名,由殖民地时期奢华酒店巨子沙奇兄弟(Sarkies Brothers)建造。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坐落于美芝路,政府大厦大草场的东侧,旨在缅怀二战期间遇难的平民。四根形状和结构一致、高65米的巨型石柱,高耸入云,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马来族、华族、印度族、欧亚族)的团结一心。1967年2月15日,已故前总理李光耀为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揭幕,这一天正是新加坡沦陷 25周年纪念日。于2013年,这座纪念碑被列为国家古迹。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圣安德烈座堂是新加坡最大的教堂,也是最古老的英国圣公会礼拜堂。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这座教堂于1856年由当时的公共工程局工程师兼主管隆纳德·麦克佛逊上校设计,采用英国哥德式建筑结构,取代在 1852 年两次遭雷击的礼拜堂。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政府大厦(City Hall)是新加坡的一座地标建筑,1992年2月14日列为国家文物,毗邻前高等法院大厦(现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政府大厦由A. Gordans和F. D. Meadows设计,修建于1926年到1929年,原名市政大厦(Municipal Building),1951年,乔治六世授予新加坡城市地位后改名City Hall。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政府大厦大草场,正在搭建国庆日活动主会场的看台(8月9日是新加坡国庆日)。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是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地区最新、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新加坡两座庄严肃穆的国家古迹之中,非常值得一睹其风采。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由两座标志性建筑——政府大厦和前高等法院改建而成。前高等法院建于1939年,由海峡殖民地公用事业局首席设计师Frank Dorrington Ward设计,这是在新加坡建成的最后一栋古典主义建筑,也是 Ward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旧国会大厦如今被称为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可以算是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殖民建筑。建于1826年,由建筑师乔治·科尔门 (G.D. Coleman) 设计并建造,是一座新帕拉底奧式建筑。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旧国会大厦1992年被列为国家古迹,于2003年被改造为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建于1862年,其建造初衷并非为了剧院用途,主要是市政厅,配有一个剧院。1901年,英殖民政府为了纪念当年1月去世的维多利亚女王,决定建一个纪念堂。因此,维多利亚纪念堂就建在市政厅旁边,两栋建筑统一为帕拉第奥建筑风格,并建了一座钟楼,将两栋建筑连为一体。如今它已成为新加坡市中心的一个地标。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前的雕像为现代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雕像,由英国著名雕塑师兼诗人托马斯·伍尔纳 (Thomas Woolner) 制作完成,并于1887年6月27日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金禧纪念日揭幕。(莱佛士全称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对于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前方的大草坪上有一座名为“达豪施纪念碑”,建于1850年2月,是新加坡的首座公共雕像。这座纪念碑正是为了纪念印度殖民地总督达豪施公爵詹姆斯·安德鲁勋爵 (Lord James Andrew) 对新加坡的第二次访问而建的。它在设计上酷似伦敦著名的克丽欧佩特拉方尖塔 (Cleopatra’s Needle)。它的四个装饰型尖顶灯在历史悠久的市政区显得别具一格,十分适合拍照以捕捉瞬间的美丽记忆。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前方黄色建筑是亚洲文明博物馆,该馆位于新加坡河畔的一栋古老建筑内,通过永久收藏品向世人展示亚洲文明演变的轨迹。其建筑依然保留着新古典主义的风格。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新加坡河,过了桥就是鱼尾狮公园。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半鱼半狮的鱼尾狮是新加坡的标志,坐落于滨海湾的鱼尾狮公园。这里靠近新加坡河河口处,是风景优美的一处胜地。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传说,苏门答腊巨港王子桑尼拉乌他玛 (Sang Nila Utama) 在出海时遭遇风暴,意外登陆新加坡。在新加坡河河口处,这位王子看到了一只奇特的生物,他认定是一头狮子,所以称新加坡为狮城。
鱼尾狮雕像高8.6米,重70吨,口中源源不绝地喷出水柱。由关世强先生设计、雕塑家林浪新先生精心制作。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滨海艺术中心的建筑外观酷似新加坡人最爱的一种热带水果 “榴莲”,因而本地人爱把这座艺术殿堂昵称为“榴莲”。中心内设有 1600 个座位的音乐厅和 2000 个座位的剧院,以及多个较私密的小型表演厅。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螺旋桥于2010年启用,是新加坡最长的人行弯桥,连接滨海中心和海湾舫区。这座桥的独特造型源自细胞脱氧核糖核酸 (DNA) 的双螺旋结构,代表“生命与延续、更新与成长”。桥梁架构中设计有成对的彩色字母 “c” 与 “g” 以及 “a” 与 “t”,代表 DNA 的四个碱基,这个有趣的细节一定会让科学爱好者兴奋不已。

狮城游记(2):市政区漫步
滨海湾是新加坡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度假胜地,已成为狮城最新的城市象征。图右莲花状的建筑是艺术科学博物馆,博物馆的结构形似伸展的10根手指,象征着新加坡的好客之意,博物馆共三层,设有21个展馆,总面积大约5万平方英尺。

走过螺旋桥就是艺术科学博物馆和昨天去过的金沙空中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