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2023-05-02 10:47:21)
标签:

上海

静安

博物馆

建筑模型博物馆

风语筑创

分类: 走遍上海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建筑模型博物馆是中国首个模型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191号,风语筑创意大楼九层,建筑面积约2000。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风语筑创意大楼作为国内数字文化展示行业内首幢复合型设计大楼,拥有近20000m²LOFT办公空间,设计师用简洁流畅的空间设计语言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向这里的员工、客户及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着风语筑的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整体设计秉承了“独栋、创意、数字化”理念,跨界式发展、颠覆式设计,创新打造成集数字科技、创意设计、艺术娱乐等多位一体娱乐性休闲创意设计工场。


一、展馆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建筑模型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建筑模型收集、整理、展示的主题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俞挺设计,用了5653根钢管建造了纯白的未来空间,通透简洁,楼板也是白色镂空钢板组成。整座展馆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未来城市模型。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博物馆由序厅和左右两个主厅组成,这是序厅空间。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一侧大厅 Tijuana(星际牛仔)是 4个横向排列的组合。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另一侧大厅Ironia(铳梦)是一个纵向狭长空间。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整个空间分为双层复合楼层,轻盈又带有灵性的流动光影风格,站在二楼环视四周或俯身下看,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观,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众多建筑模型本身反映了建筑师及建筑设计行业所经历的建造技术发展、建筑历史文脉的传承与革新,也折射出不同设计语境下的建筑风貌,更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纯白之境,更有一位位建筑师独特的作品带你领略神奇又美妙的建筑世界。


二、馆藏作品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模型。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梦想之椅》是1995年度得主、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的作品。这把椅子由三面曲线组成并且悬浮空中,拥有虚实结合的造型和本人亲笔签名。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奥德普罗长凳》以实木的材质、流线的造型、铺满了签名的凳身备受瞩目。而它背后的设计师就是就是2004年度得主、也是该奖第一位女性得主、伊拉克裔英国女性建筑师,现代建筑界的“居里夫人”——扎哈· 哈迪德。这件凳身集齐了来自世界各地气候峰会代表的签名,其流畅的凳身线条也贯彻了她一直以来的经典风格;这个自重400多斤的实木长凳产于2005年,全世界也仅有10张,其中四张在哥本哈根奥德嘉亚博物馆,一张被私人收藏,还有五张一直在哥本哈根“贝拉会议中心”的P休息室中展出。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扎哈· 哈迪德的另一件作品,也是一件重量级的桌凳,它似花苞一样含苞待放,低调安静地盛开在白色迷宫的角落里。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太湖房》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亲笔签名的作品,王澍同时也是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业余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同济大学袁烽老师的《竹里》是馆中收藏的一件标志性作品。在建筑模型博物馆整体偏现代与西式的室内风格中,这件《竹里》代表着当代中国建筑大师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持。《竹里》来自四川崇州的竹编之乡,被称为“睡卧在竹林中的惊艳建筑”。袁烽老师便是将成都崇州道明镇龙黄村9组——川西“林盘”中的一个,改造成了《竹里》。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一般由林园、宅院及其外围的耕地组成,是一种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展馆中有一间圆形的房间,墙壁天花板都是全白的,只有中间银色方正的展台上展出着一件建筑模型,未来感十足,很有太空漫游的感觉。

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馆内收藏众多著名建筑师手工模型,搭配数字化的展示手法,打造未来城市的概念,已成为业内不断学习的第二课堂、社会大众了解建筑文化的专题阵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