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41)·建筑模型博物馆

标签:
上海静安博物馆建筑模型博物馆风语筑创 |
分类: 走遍上海 |

风语筑创意大楼作为国内数字文化展示行业内首幢复合型设计大楼,拥有近20000m²LOFT办公空间,设计师用简洁流畅的空间设计语言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向这里的员工、客户及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着风语筑的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整体设计秉承了“独栋、创意、数字化”理念,跨界式发展、颠覆式设计,创新打造成集数字科技、创意设计、艺术娱乐等多位一体娱乐性休闲创意设计工场。
一、展馆

建筑模型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建筑模型收集、整理、展示的主题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俞挺设计,用了5653根钢管建造了纯白的未来空间,通透简洁,楼板也是白色镂空钢板组成。整座展馆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未来城市模型。
另一侧大厅Ironia(铳梦)是一个纵向狭长空间。
《奥德普罗长凳》以实木的材质、流线的造型、铺满了签名的凳身备受瞩目。而它背后的设计师就是就是2004年度得主、也是该奖第一位女性得主、伊拉克裔英国女性建筑师,现代建筑界的“居里夫人”——扎哈·
哈迪德。这件凳身集齐了来自世界各地气候峰会代表的签名,其流畅的凳身线条也贯彻了她一直以来的经典风格;这个自重400多斤的实木长凳产于2005年,全世界也仅有10张,其中四张在哥本哈根奥德嘉亚博物馆,一张被私人收藏,还有五张一直在哥本哈根“贝拉会议中心”的P休息室中展出。

同济大学袁烽老师的《竹里》是馆中收藏的一件标志性作品。在建筑模型博物馆整体偏现代与西式的室内风格中,这件《竹里》代表着当代中国建筑大师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持。《竹里》来自四川崇州的竹编之乡,被称为“睡卧在竹林中的惊艳建筑”。袁烽老师便是将成都崇州道明镇龙黄村9组——川西“林盘”中的一个,改造成了《竹里》。川西林盘,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一般由林园、宅院及其外围的耕地组成,是一种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居住模式。
后一篇:上海博物馆(42)·青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