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李安再次被推上了公众的视野。而他最近上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谈到自己的家庭和婚姻,他说:你做了人家的父亲和丈夫,不意味着家人就应该给予你尊敬,而这些尊重都是需要互相的,需要努力需要经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获得的,感情和婚姻需要经营,需要为了爱的人不断付出努力。
提到李安的婚姻,我想很多人会想到“当时那六年”,每次李安做访谈,也必有人问“那六年你怎么过的”,真的很佩服他有耐心一遍一遍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那一年的新闻局剧本比赛获奖,李安是有可能一蹶不振,一辈子没有作为的,不是说实力太不济,而是精神上确实要扛不住了。当时的他也还没有达到所谓的天才积累到一定程度总要爆发的级别。他是完全有可能爆发不了的,李安就此曾拿一个纽约大学的学弟举例,学生作品比李安的牛,才华出众,也很有追求和想法,和李安一样坚持了很多年,最后并没有跻身电影导演。李安后来那么牛,是他不断学习进步的结果。拿他现在的实力,做出“他那么牛,随随便便就能入行养活自己”的评论,有点本末倒置了。
当然,现在再提到那六年,似乎总是很多人会说到他的妻子,绝对是完全的后盾,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诠释出来了婚姻之道。同样,李安还谈过对孝顺的理解,说中国人的孝顺观里有很迂腐的东西。譬如如果你不顺(服)从父母就是一种不孝。他已经不教儿子孝顺为何物,只希望儿子爱他就好了。
正是这一个教子细节,令人肃然起敬,儿子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所有自己的想法和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而这也是很多做父母的国人所看不到,也不希望看到的,都希望绑架或者凌驾于子女之上,把听话当成孝顺的法码,而往往忽略掉孩子本身的个体。李安对儿子的做法,是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