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拍摄的大型人文美食6集纪录片《北京味道》,有一个细节特别的让我感动,那就是在介绍传统鲁菜北京味的时候,以点带面,通过对人物和美食,来诠释出不同地域文化和美食风味在北京所呈现出来的与众不同而又深入人心的独特味觉。
我是山东人,对于鲁菜,颇为偏爱,有人说,这是从骨子里所融入的味道,就是在你小时候就吃习惯了的口感。小时候特别喜欢家乡的猪杂碎,煮好之后凉拌起来,是地道的下酒菜。后来到了北京,似乎再也吃不到这种最熟悉的味道,但毕竟吃货就是吃货,一次朋友带我去吃传统北京味,我倒是在卤煮里吃出那种久违的感觉。材料相同,烹饪手法不一样,吃法不同,但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的融汇。这种融汇恰恰就是北京味道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有最传统的京味小吃,有各地菜系在北京改良后的新品菜,有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后展现出来的异国风味,还有很多传承人对于传统的创新,以及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的热爱。
一个小伙因为媳妇是天津人,而在CBD卖起了煎饼果子;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却因为管家的身份而玩起了北京爷们最爱的虫鸟与文玩核桃;一个老外因为一次偶遇而开起了他的外国菜餐厅;一群曾留过学的老人长年喜欢一家餐厅;一家台北人在北京打拼后生活之余的温馨夜宵。还有烤全羊经过现代工艺之后在北京的味道,还有各大菜系通过北京展现出来的人文风貌。有吃货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感受的北京,也有很多专业人士以及传统吃法带给我们的震撼享受。全都在纪录片《北京味道》里,地道的叫法搭配现代的台词,平民吃货的点辍,各种新潮的视觉。都让人看到的北京魂,读懂了北京的根,感受到了世界城市的魄力,和因为北京味道而感受到的家乡。
用吃来表达对于北京的情感,似乎很多人都会产生共鸣,平民化的纪实,通过美食的出炉和人物的解读,简洁而又实在的背景配音,加上很有镜头感的美食,都透露出纪录片《北京味道》所要表达的味道。就像我们同样生活在北京,吃煎饼时要求多放一个鸡蛋一样让人会心一笑,当然只有只有在姚记才能吃出来的传统味道。而很多人因为美食而爱上了北京,还有人因为喜欢北京这座城市而爱上了这里的美食。宫廷菜、私家菜、传统菜、地方菜、外国菜,还有很多没有被发觉现在我们却能从《北京味道》里看到的传统手艺,都会让人看到直流口水,而这些美食自然而然的也会成为很多吃货们所追捧的对象。
可能是在北京生活久了,早已将自己的身体融入到了这座都市,很多的时候,很难用一种味道来表达对于北京的感受。只有在吃的时候,你会发现,选择的更多了,各种美食芸集于此,在这个世界化城市里面,总有一种味道让你偏爱。而你偏爱的这种味道,总会吃出家乡味来!

抚摸三下严正声明:原创稿件,新浪独家,未经本人许可允许,任何赢利性纸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情感倾诉请联系:
QQ:467068131(注明博客) MSN:lyj_12399@hotmail.com
E-mail:lyj_12399@sina.com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3130301017xjq.html)
- 被央视春晚害惨了的16位明星(组图)_抚摸三下_新浪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