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逼了,章子怡只是一个中国女演员而已

(2010-03-24 11:03:09)
标签:

章子怡

抚摸三下

娱乐

分类: 抚摸三下之娱乐八卦

    内地女明星不容易,虽人前光鲜,但动不动就被这爆料那隐私照,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范冰冰和章子怡。
    范冰冰近期还好,相当地顺利,巴黎风光无限,不像章子怡,近期有点水深火热,在风口浪尖上着实难熬。
    为什么一个女演员或成为女明星快成“过街的老鼠”?招谁惹谁啦。。。原因何在?
    若我们真的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为何章子怡遭这么“毒手”?
    从头到尾分析事情的缘由,再批也不晚。
    疑问一: 八卦传闻vs“法律”依据
    公众有质疑权,这一点重要,毕竟,明星做为公众人物,常常被曝光在放大镜下,尤其是在公共事业领域,要比常人做的更好一些才能让人觉得公平,只要比常人做的更多一些才让人觉得舒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质疑权代表不了法律,若章子怡真的诈骗,那么法律自然有个说法,但始终没有司法机关发表任何针对于“诈捐门”的表态。98年中国洪水灾害时就有真真切切的诈捐事件,曝光此事的是央视,并且有法律顾问的严正申明,但现在章子怡事件的爆料是某个网站的娱乐板块。这点实在是可疑多多!

别逼了,章子怡只是一个中国女演员而已
    疑问二:舆论暴力vs不明真相公众
    是不是有些人和机构为了吸引眼球,更是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以讹传讹,小范围传播情有可原,可是铺天盖地的网络全覆盖就不得不让人起疑了。回过头来又讲,若真的那是事实,那么详实的资料是如何搞到的,我就不信那是一个普通网民的“心声”,只恐不明真相的网民被部分别用用心的人利用,被挟裹在舆论暴力中充当无辜的“同犯”。
    疑问三:“网络黑社会”vs“黑章”
    若说泼墨门只是一个序幕,那后来的很多“门”则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前段时间央视曾报道过“网络黑社会”:“那些非正常的网络热点、网络热帖90%是有人在操纵”。估计很多网民和我一样,都在猜想:是不是章子怡这些诸多的“门”后面都有“网络打手”的身影,都有掏腰包的“黑章”身影。
    面对娱乐明星,列为看官不妨抱着一个娱乐的态度来“娱乐”:章子怡就是个中国为数不多的闯荡好莱坞的女演员,曾出演过不少的好电影,《卧虎藏龙》《尖峰时刻》也给我们带来视觉的愉悦!《我的父亲母亲》《非常完美》等,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愉快的周末!

别逼了,章子怡只是一个中国女演员而已
    成名前的章子怡也曾经是“蚁族”,也曾“蜗居”在北京,章子怡并不像部分人说的攻于心计只懂得踩人上位。而是凭借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才走到了今天。今天那些电影学院里的小姑娘们所经历章子怡也都同样经历过,历史在某些方面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章子怡参加公益活动、捐款等被部分人批评为“作秀”,这大有一棒子打死天下所有人之嫌,按这部分人的逻辑,章子怡捐款就是“虚伪”,不捐就是“无情”,少捐就是“吝啬”,多捐就是“作秀”。突然发现这套“理论”可以用于任何国人的身上,512大地震,你捐款了吗?是多捐还是少捐?选一个词往自己身上套吧。
    百年前,鲁迅先生说中国是酱缸文化,中国人尤喜围观别人被杀头。半世纪前,柏杨先生说中国人都有丑陋的一面,那是一个民族的劣根性。章子怡事件再次将部分人放在显微镜下,那些不可向外人道的劣质再次得到了淋漓精致的毫发毕现。
    “黑章”们该休矣。。。
    (声明: 我绝非章子怡的粉丝,只是觉得路有不平,事情太蹊跷,不愿为恶人恶事所蒙蔽眼睛的人)

别逼了,章子怡只是一个中国女演员而已

抚摸三下严正声明:原创稿件,新浪独家,未经本人许可允许,任何赢利性纸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情感倾诉请联系:

QQ:467068131(注明博客)  MSN:lyj_12399@hotmail.com  E-mail:lyj_12399@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