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动物园 |
【 这是很久以前写的了,拿来凑个数 】
昨下午四时许,一干人围作一圈,未知何故。更有人呼我前去观看,拨开人群,见一条长约20公分的小蛇扭成一团,意似惴惴不安。小蛇虽无害,然人必共齑之,此惯例也。遂将其救下,使其免遭砖石齐下化为肉酱之祸。
在朴素的国民脸盘中,它看起来更加妖艳。
对不起各位观众,我这粗手实在有碍观瞻。那谁,怎么说这不像“削葱根”?你是没见过章丘大葱啊......对比一下,可见这条蛇的确属于“幼齿”。
蛇毕竟是蛇,虽然纤细稚嫩,却容不得这般“亵玩”,它企图发动攻击。
如今都市里另类宠物已然不鲜见,但我想与其纳入后宫为宠,不如相忘于江湖。“立此存照”后即纵之窗外,刹那间还找到了佛教徒“放生”的感觉。但愿它不会回来找我。
应为赤链蛇,有鳞目蛇亚目新蛇下目游蛇科链蛇属,拉丁文学名:Dinodon rufozonatum。本种长了一副色彩斑斓的模样,想必金庸先生亦误认为其为毒蛇,所以擅使冰魄银针的古墓派大弟子李莫愁小姐(至死未婚,这么称呼没错吧)才被冠以“赤练仙子”之雅号;但那只不过是拟态,实际上没有毒牙。
该蛇性情凶暴,这一点与李莫愁暗合,拿在手里把玩是很不合适的。我时时刻刻都捏着其颈项,防止其回头咬人----无毒未必不致命,千万小心破伤风。事实上,它在脸盘里蜿蜒游动试图逃逸,每次都被我阻住去路,曾数次暴起,意欲袭击本人。
北方人素无以蛇为食的习俗,当然我是吃过的。有哥们抓了一条与母鸡同炖,但他没告诉我里面有蛇肉,直至我吃出异状才承认。何以吃出来呢?类似《聊斋志异》里的这几句:寺中僧人具晚餐,肉汤甚美,而段段皆圆,类鸡项。疑问寺僧:“杀鸡何乃得多项?”僧曰:“此蛇段耳。”......
我当即停箸不食。天下没有我不敢吃的食物,我不是怕才不吃,只是对其烹调不大放心,我似乎看到了一群没煮熟的裂头蚴在汤里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