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碧辉煌梁庄王

(2009-05-08 21:57:43)
标签:

湖北

省博物馆

明朝

梁庄王

回族

穆斯林

密宗

郑和

金锭

金爵

大黑天

明朝梁庄王朱瞻垍(1411-1441,封号为“梁王”,谥曰“庄”)系明仁宗朱高炽之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之胞弟,生活在永乐、宣德、正统年间,正是大明朝最为强盛的时代。此人只活了三十岁就薨了,真可谓天不假年。作为一个既无骄人战功亦无突出政绩的“双无”藩王,他的随葬品之丰厚却是令人咂舌的:总计用金量16公斤,用玉量14公斤,各种宝石700多颗。这样的派头,在已发掘的明代藩王墓中,无出其右者。 

 

在湖北博物馆梁庄王墓展厅转了一圈,我差点就崩溃了,这显然与傻大黑粗的青铜器有着天壤之别。金子如此诱人如此性感,使我深切地感到,谁视金(钱)为粪土谁就是二傻子!得亏这不是故宫博物馆,不然的话,象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白丁”,非被刺激到当场瘫掉不可啊。本文将略去过于“温润”的玉器及污七八糟的银器,专门展出赤裸裸的金货加宝石,或者看上去象金货的东西。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博物馆里灯光昏暗如阴曹地府,且展品全都隔着玻璃,拍摄效果不佳,将就看吧----主要是给我家太座看的,考虑到她的办公室网速较低,故将图片的MAX-WIDTH缩小至400px或300px。

 P1

金“大黑天”舞姿神像。这厮本是印度婆罗门教湿婆的变身,后来转会到佛教担任护法,在密宗中它是重要的护法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气急败坏相。它也被认为是“战神”。位于北京的多尔衮私邸,在主人被削爵鞭尸后被改成了一座庙宇,供奉的就是“大黑天”。

金碧辉煌梁庄王

P2 青花龙纹瓷锺和金锺盖

金碧辉煌梁庄王

P3 金及(左边金字旁)花钏和金镶宝石镯。金及(左边金字旁)花钏是当时的定情信物。

金碧辉煌梁庄王

P4 金花簪和桃形金累丝镶宝石簪

金碧辉煌梁庄王 

P5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銮鸟牡丹簪。既然是簪,就得有“柄”,柄在后面呢。  

金碧辉煌梁庄王

P6 金花丝镶宝石带。这玩意儿是腰带。

金碧辉煌梁庄王

P7 金花丝镶宝石帽顶。顾名思义,这是放在帽子顶上的饰物,下同。

金碧辉煌梁庄王

P8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冠顶

金碧辉煌梁庄王

P9 金镶蓝宝石帽顶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0 金盆。谁要是想退出江湖,可以在这里洗手了。这盆子相当大,洗脚都够用。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1 金壶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2

银鎏金封册(这个只是鎏金,不能算金货),此为明宣宗对梁庄王妃魏氏的“任命文书”。封册极少随葬,在已开掘的明亲王墓中,尚属首例。前面一大串是日期,然后就是“皇帝制曰”。我曾在山西“皇城相府”(即清朝大臣陈廷敬的老家)见过清朝皇帝的圣旨原件,起头也是“皇帝制曰”,可见电视里动辄“皇帝诏曰”不见得准确。

 

铭文:维宣德八年岁次癸丑十月壬子朔越三日甲寅皇帝制曰朕惟太祖高皇帝之制封建诸王必选贤女为之配朕弟梁王年已长成尔魏氏乃南城兵马指挥魏亨之女今特授以金册立为梁王妃尔尚谨遵妇道内助家邦敬哉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3 大鹏金翅鸟像。大鹏金翅鸟为密宗迦楼罗之音译,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印象中这傻鸟是龙为食的。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4 铜鎏金龛阿弥陀跏趺像。这个连同上面那个,体积都挺小的。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5 金梵文种子字。懒得查了,懂这玩意儿也没啥用,不明白的请发邮件咨询萨顶顶或者季羡林。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6 金梵文种子字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7 金佛珠。

金碧辉煌梁庄王

P18

金锭。这两锭金子可是意义非凡,因为这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铭文:随驾银作局销熔捌成色金伍拾两重作头季鼎等匠人黄闵弟永乐拾肆年捌月日。所谓“银作局”乃明宦官官署名,八局之一,有掌印太监主管,下设管理、佥书、写书、监工等员,掌打造金银器饰。

金碧辉煌梁庄王

19 金锭铭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

金碧辉煌梁庄王

20 金爵。这显然是喝酒用的。

金碧辉煌梁庄王

 

多说两句。从随葬品(P1、P13-P17)看来,梁庄王应该是密宗信徒。事实上,明朝皇帝也多信仰佛道二家,佞佛者有之,佞道者亦有之。还有的采取“骑墙策略”,两边不得罪或者两边都得罪,比如万历皇帝----他的陵墓出土物中,佛道两家的物品都有。

 

是哪个弱智造谣说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的呢?第一次听说这事儿是在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里,一个持宝人祭出了印有穆斯林图案的明朝官窑青花瓷碟,并振振有辞地说老朱家其实是回族穆斯林,貌似此说已是确论一般,当时我大为震惊。后来才得知,明朝瓷器(尤其是永乐、宣德年间)里使用“回回花”并不鲜见,主要用于赏赐、笼络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诸国(如强大而危险的帖木耳王朝),国内反倒不多,那位持宝人真是井底之蛙了。当然她的“论据”也不止是一个瓷器。台湾回族人马明道写过一本论证明朝皇族民族成分的专著《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她好象也曾经提及。我曾在网上四处搜寻此书,未果;仅从网络流传的片段来看,该书虽列举了大量“佐证”,但结论却由“推理”得出,充满个人判断及臆测,似无直接而又强有力的证据,不足采信。

 

我友刘夙曾经在新语丝撰文批驳“明皇回族说”,文章题目为:不知天高地厚的“民间历史学家”何其多,点击这里。我看到这篇文章时,还在“结识”刘夙之前。

 

补充两个:

21 金镶宝石绦环

金碧辉煌梁庄王

22 金镶无色蓝宝石帽顶

金碧辉煌梁庄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