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最小的造纸厂,没有污染,月赚数万元,被徐悲鸿极力推荐

(2017-12-22 16:54:23)
标签:

云南

腾冲

宣纸

造纸

旅游

分类: 渝帆游记

http://p1.pstatp.com/large/509b0004ab207427c019

宣纸与湖笔、徽墨、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书房中必备的物品,宣纸原产地为安徽宣州府下辖的泾县,故宣州而名为宣纸。所以传统意义中的宣纸当然以安徽宣城为正宗,但就产品的色感、质地、吸水性能等内在品质而言,云南腾冲三宝之一的腾宣也不失为上好的书画用纸,并受到书画界的推崇。http://p3.pstatp.com/large/509d0002ee8cdb7e77f1

当地人讲,1941年底,当时还处于抗战期间,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从东南亚取道腾冲归国之时,曾特意买了三驮腾宣带回,并对一位画者称赞说,腾宣不仅有头宣(宣城纸)种种长处,而且还有一个头宣所没有的好处:用腾宣作画后,别人无法偷揭,故他认为作画用腾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http://p9.pstatp.com/large/509d0002ee8b06d517fa

在云南腾冲县和顺古镇的总兵府里,有一间不大的屋子,门楣上挂着“古法制纸”的牌匾,边上还写着全国最小的造纸厂,是不是最小的造纸厂,渝帆并未去深究,因为我之前在其它的地方,也看到过这样的古法造纸作坊,至于是不是最小,其实并不重要。

http://p3.pstatp.com/large/509c0004b10b65cb7752

在人们的印象中,造纸是高污染行业,尤其会产生很多的污水,然而这里却没有,或许就是古法造纸的原因,没有什么化学的原材料,最主要的就是上两图的枸树皮(又叫滇结香木皮,仅在腾冲的高黎贡山有生长),首先放在石头上慢慢的锤打,一把树皮要锤打数个小时,需要把里面的茎络锤断。

http://p3.pstatp.com/large/509900052461101543f6

纸厂的老板叫龙得茂,是腾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http://p9.pstatp.com/large/509d0002ee8df4795367

这间全国最小的造纸厂是龙得茂租的铺面,经营自家的宣纸生意,而他的手工造纸设备就在眼前。“下午生意最好,一天的房租就靠这一会了。”碰到大的旅行团队和想探究造纸工艺的游客,他便开始展示手工造纸的工艺:拿起竹帘,从抄纸缸中把悬浮在水里的纸浆捞起,多余的水从帘缝漏掉,纸浆便在帘子上交织而成均匀的湿纸。在抄纸时,他的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http://p3.pstatp.com/large/509c0004b10c3c8e156b

龙得茂告诉我们,腾宣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选料、泡料、煮料、打浆、抄纸、榨纸、背纸、晾纸和揭纸等9个步骤,每个步骤的操作都会影响到最终纸张的质量。

http://p1.pstatp.com/large/509e000269a382ace4a4

他操作的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一气呵成,但后来让我们去体验的时候,却并不简单,稍微力道没用好,或者角度没弄对,纸浆便滚成一条,根本不像一张薄薄的纸。

http://p3.pstatp.com/large/509e000269a5b7d5a478

他说腾冲宣纸白净、细腻、柔韧,吸水性能好,用墨后能渲染出层次,可保颜色数百年不变,很多书画家都远道而来挑选,他的生意还算可以,一个月能赚十来万。

http://p3.pstatp.com/large/509d0002ee909e1c9c0e

他说,据龙姓家谱记载,腾冲界头新庄村的手工抄纸匠人的祖先从湖南迁入,龙姓先祖到新庄村后,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纤维原料,就地取材造纸,世代手口相传,沿袭至今。

http://p3.pstatp.com/large/509c0004b1143a09b514

龙得茂就是新庄村村民,他自幼跟着父母学习造纸,练得一手好活。2013年,他获得保山市“抄纸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http://p3.pstatp.com/large/509c0004b113e4c0fac3

在所有步骤中,打浆最为费力,要将皮料置于大石块上,用木杵反复用力捶打而成纸浆,随后纸浆还要经过反复漂洗以去除杂质。

http://p3.pstatp.com/large/509e000269ad630b90e3

近年来,其它地方的人工造纸都改进了工艺,打浆一般都由机器一次性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而其他步骤仍需人工操作完成。

http://p1.pstatp.com/large/509c0004b11a127892ab

http://p3.pstatp.com/large/5098000538dc7d624ba0

目前,他们家乡的造纸人家有270多户,一直延续着农忙时耕作,农闲时造纸的状态,各家造纸的工艺基本一致,但又都有自己的诀窍和心得,造出来的纸各有千秋。

http://p1.pstatp.com/large/509d0002ee9524ec7dd8

但随着机制纸张的大量生产,新庄村古老的手工造纸面临极大冲击,各种杂志书刊、启蒙读本、佛学经文、写字作画等都逐渐“抛弃”了这种古老的手工制品,转而投向价格更为低廉的机制纸张。所以大多数作坊的生意都不好,相比之下,龙得茂是幸运的,能在和顺古镇上开个店,生意比家乡的那些作坊自然要好得多,用他的话说,能传承古法造纸这项技术,还能赚点小钱,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