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书橱里有十多本《老照片》,这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偶遇第一辑,就被牢牢地吸引,围绕老照片讲述,算得上有图有真相。书中既有国家大事,也有家长里短。这些在当时是独创,所以很快就出现了跟风者,各种各样的“老故事”层出不穷,但我还是喜欢山东画报版的《老照片》。

后来出版社还出了“老”系列书——《老漫画》。我还买过辽宁画报出版社的《老漫画》,至于哪家先出的《老漫画》,没有深究过。
2
找整理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买书的一个特点——喜欢上了某一个作家,只要跟他有关的书都会买来读。
钱锺书的《围城》,买了三、四个版本,他的散文、诗集、学术著作都搜罗了。关于钱锺书的传记有四、五种,以及还有研究“钱学”的研究文章。还由钱锺书到杨绛,与她有关的书也买了不少。
类似的还有麦家,这波购买潮是由电视连续剧《暗算》引发的。
读了《达芬奇密码》,所以喜欢上了丹·布朗的其它书。
3
这次整理书,发现了两套《三国演义》《水浒传》,很是纳闷,怎么会重复购买呢?或许都是网上购书造成的吧,各种各样的优惠,诱惑着你不断下单,有时为了凑单,就想到了那些书。书买来放入书橱,时间一长就忘了,自然会重复购买了。
不过,那《红楼梦》我只买了一套,那还是在高中时买的。我读了给小马读,利用率算是高了。
4
这次整理出一些书,都是小马读过、用过的。
继续存着还真放不下了,与其卖废品,还不如去送人,充分发挥这些书刊的作用。
5
原计划用一周时间整理好书橱,这项工程现在有些“烂尾”。因为还有一些书堆在那里。
小马妈妈见那些书一直堆着,几次三番提醒,甚至“批评”。只是最近忙着开学,一时顾不上了。
6
其实,没有将那些书尽快收拾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橱太小了,要将它们全部收好,需要动番脑筋的。
产生一个念头:如果能有一间书房多好啊。
需要努力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