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之龙光塔(下)

(2019-01-10 21:38:32)
标签:

杂谈

古镇

龙光塔

分类: 生活类

                                                        2

                          龙光塔前世今生

    古塔的种类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构造是大体相同的,一般都具有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舍利塔的下面一般都建有地宫,以便埋藏舍利和供奉物品。塔基是一座塔的下部基础,它覆盖在地宫的上面,又是承托塔身的基座。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前面所讲的几种塔的类型,主要就是通过塔身的形制来区别划分的。塔身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实心和中空两种,塔身的层数绝大多数都是阳性数目的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而以二、四、六、八等阴性数为层数的极其少见。塔刹是塔身上部的塔顶部分,刹是梵文的音译,它含有土田、国土、佛国的意思,所以佛教的寺院也称作刹。将塔顶部分命名为"",则似乎带有佛教世界的象征意义。中国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以分为木、砖石、金属、琉璃等几种。摘自常青著《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

    龙光塔的前世今生,与无锡的文脉、功名休戚相关。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不过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开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

    龙光塔从建造以来,历经沧桑。此后数百年间,几经兴废。特别是清代同治四年秋,有人打着灯笼,登塔捕雀,引起了火灾,据说一连烧了三天,古塔遭到严重毁坏,虽经几次修理,未能恢复旧貌。直到1924年那次重修,把塔的主要结构改成钢筋混凝土,并在塔顶上专门铸了重1.5吨、高2.85米的铜刹,塔的高度增加到32.3米,使古塔更加稳固、壮观。1952年以来,古塔又进行了几次修理。特别是1992年在大修中,加固了飞檐和栏干,对塔的倾斜度也作了纠正,并对塔刹的避雷装置进行了整理测定,加强了塔的避雷功能,对塔身的墙面色彩也作了调整,由原来的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塔的形象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2010年,因为塔年久失修,暂停对外开放。2018年,荣智健先生捐赠495万元修缮此塔,以期振兴无锡文风。

                                                          3

                                 新发现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之龙光塔(下)

    根据官方的介绍,龙光塔修缮项目方案主要包括:保持龙光塔原塔身主题砖砌结构,拆除钢筋混凝土的出檐、平座和栏杆,并按原形制、原材料加以恢复;拆除龙光塔塔内各楼层平台和楼梯,按原形制、原材料加以恢复;优化配置龙光塔亮化方案,突出地标亮点;整理并出新塔中原碑刻,并撰文新刻本次龙光塔修复记,内容包括捐赠人及修复状况;在塔中增加龙光塔历史资料和老照片等文化内容。

       1921年至1924年修缮后龙光塔的塔刹以铁制套座承载重1.5吨的铸铜葫芦,高2.85米,留存至今。以前也有人发现塔刹上有文字,但无法登顶。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之龙光塔(下)
    这次修缮过程中,发现在铜葫芦的上半部有600余字,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名,共有200余人。其中有118人名字用阳文直接铸造在铜葫芦上,包括祝大椿夫妇及薛南溟、蔡兼三等民国早期无锡商界的知名人物。祝大椿当时位列上海十大民族工商业实业家之首。薛南溟则是薛福成的儿子。另外近80余人的名字以阴文的形式,见缝插针刻在葫芦上。

    铜葫芦上还有一段文字:民国十三年岁在甲子仲冬月之榖旦 本邑南门外曹三房老全记铸造。无锡曹三房是享誉江南的知名冶坊,这表明1924年铸造的铜葫芦是地道的“无锡制造”。

惠山古镇景区巡游之龙光塔(下)

    本次修缮工程还邀请了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碑刻传人黄稚圭老先生,根据拓片镌刻碑文,补充复原相关碑刻。

                                 以上文字图片整理自惠山古镇景区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