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周五)接到小马回家,电瓶车开动后小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作文得了49,满分60。”小马他们语文考试了,只考了作文,题目是“味道”。听到“味道”这个题目,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汪曾祺。小马承认虽然文中没有提到汪曾祺,但还是有他的影响存在。读了小马的作文,我并没有很真切的感受到这种影响。
因为是考场作文,所以明显的语病比较多,有些字还看不清楚。将作文输入电脑后,跟小马一一指出,看得他直拍大腿。也跟他讲了修改建议。
老师在作文稿纸上画出一个病句,除此之外就只剩“49”那个分数了。小马对这个成绩很满意,他表示我一个理科生能写成这样不错了。我笑他已经给自己分好班了。其实不论高考方案如何修改,语文、英语总是小马绕不开的两个深坑。
将小马的作文抄录在下面,不做修改。
题目:
史铁生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体裁不限。
味道
仍然记得自己幼小时的味道,却发现时间早已匆匆流逝。
我还记得在学校门口那用剪刀剪的臭豆腐,在菜市场用铁勺煎的萝卜丝饼,抑或是那一村小店中卖的炸鸡腿,都是我童年的味道。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倒是那桂花年糕。
白白净净,又有桂花的点缀,实在令人讨喜。年糕只在冬天售卖,是在老菜场熟食街那一条路上,进去的第二家。摆出年糕,令人心喜的春节便只有几个月了。
每次这个时候,奶奶便买来年糕切好,贴在电饭锅的盖子上,等待放学的我。天也开始下雪了,路上也积了薄薄的一层雪,放学回家的路上难免要和同学打一场雪仗,捏几个雪球扔着玩。回到家中,正好吃着那热乎乎的年糕,心中充满了喜悦。年糕还可以搭在粥里,混着一起吃,那也是只有过年之后的福利啊,现在回想起来,却也是白驹过隙,无法阻挡了。
令人难以忘记的还有馄饨。
依旧是我奶奶包的馄饨,让我浮想联翩,比起其它的菜,它更加能吸引我。
我奶奶包的馄饨都是大肉馄饨,里面放点葱,用水煮熟晾在那边,便是最好的美味了。用手抓一个就吃,感受其中肉的味道,便是最好的了。或是油煎一下,早上下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羊肉店、菜饭馆、南北干货,多的东西是在太多了,数都数不完。
现在的生活都是急迫的,中午跑去食堂,抢个位子,吃完就走,赶去教室,做题目,订正卷子,无暇去关心吃的东西了。
晚上回宿舍后,辣条、薯片、方便面,都成了抢手的东西,一点好吃的东西也许能慰藉我一天劳累的心吧。
晚上熄灯睡觉,早上打铃起床,上课、吃饭、上课、吃睡、自修,周而复始,一天天就这么过去,我在这时间的急流中,无法自已,只得随着潮流一步步向前,离开了那些熟悉的味道,离开了那一个小村子,这实在令人不知道如何评说。
纪念那幼时的味道,尽管它们早已离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