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不下博物馆的全景
博物院给福利,组织第一季度服务时间达标的志愿者去参观宜兴博物馆。
宜兴博物院与图书馆比邻而居,构成了城市文化中心。现在很多城市都是这样布局,将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机构聚在一起,打造城市文化高地。
历经六年多的建设,宜兴市博物馆在2017年元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有通史馆(三个)、现代名人馆、风土馆、尹瘦石收藏馆等常设展馆,还有故宫博物院珍藏紫砂回乡展、徐悲鸿书画和景泰蓝工艺三个临时展览。其中那个故宫博物院珍藏紫砂回乡展是个重头戏。宜兴博物馆志愿者代表全国劳模、热心寻亲大姐吕顺芳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走进博物馆大厅,眼前一亮。总感觉这大厅与山东博物馆很相似,一个大厅,长长的台阶可以直通楼上。与山东博物馆相比,只是面积稍微小些。山东博物馆大厅顶棚是一块玉璧的造型,是模仿出土的战国玉璧。而宜兴博物馆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牌坊——相国牌坊。







相国牌坊又名会元状元坊,原立于宜兴文庙前,为旌表周延儒“连中两元”而建。牌坊主体用汉白玉建造,建筑形式独特,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是宜兴的地标性历史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国牌坊被列为江苏省二级保护文物,但于1966年被毁。构件被砌筑于宜兴太滆河北侧驳岸内,2013年宜兴市对相国牌坊遗件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按原样复建相国牌坊(原相国牌坊约30%的石构件),作为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段文字来自网络)
在宜兴博物馆中,将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牌坊的欣赏上,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牌坊70%都不是原件了。回家写博客,上网确认资料正确性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这周延儒还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是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因为谎报军情、结党营私被弹劾,终被崇祯帝命人传诏,勒令其自尽,籍没其家。周延儒的事情《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有记载。
这样一件东西放在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