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着学生春游,我第三次来到了荡口。第一次是和小马一起去的,那是荡口古镇刚刚开发,全场一片废墟,就是一个工地。那次印象最深就是小马在一座桥的桥墩上留了一个记号,说要让老叔去找。第二次是一家三口去的,荡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气息很浓的地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特产,而是一幅很有意思的风景画,它的存在也引起很多争议。
春游是在5日,清明小长假结束又去春游,让快乐更持久些。这样又带来一个好处:上两天班又到双休日了。也许是小长假游客多,大家都累了,很多商铺都没有开门。学生们沿着河道在古镇中绕了一个大圈。因为没有购票,所以古镇中的那些名人纪念馆很多都无法去。学生们都不在乎这个,能坐下来吃吃,在游乐区跑跑,那就很快乐。
这次游古镇,终于参观了王莘的纪念馆。这是唯一不要门票的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就传来《歌唱祖国》的歌声。学生们对于这个实在没有兴趣,要想跟他们讲讲,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2008年北京奥运会林妙可唱响《歌唱祖国》时,学生们有的还没有出生呢。王莘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可惜大家对歌很熟悉,而对作者却有些陌生。纪念馆里有王莘的故居,看上去总给人新建的感觉。





古镇还有华蘅芳故居,华君武漫画馆、钱穆旧居,华蘅芳故居第二次去的时候已经参观过,令人遗憾的是后面两个又失之交臂了。毕竟这次到荡口是来工作的。
古镇中一些小景致还是不错的,走过路过不错过,欣赏一番也是享受。





临出古镇之时,又见到了那幅风景画。画面还是那样,只是岁月痕迹又多了几分,不过“遮羞”的作用还在充分发挥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