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之碑林博物馆

标签:
育儿旅行西安碑林博物馆杂谈 |
分类: 生活类 |
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没有安排固定内容。到西安后根据实际情况,我倡议到法门寺一趟,这遭到了小马和他妈妈的反对,或许是连日奔波都有些累,毕竟法门寺离西安还有一段距离。经过沟通,大家一致定下了三个目标:碑林博物馆、半坡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和小雁塔。第一站就去碑林博物馆。
准备西安之行的前后,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将寄居在馆内的流浪猫送走。因为有一个去馆参观的熊孩子逗弄刚出生不久的小猫,被母猫抓伤了。孩子家长投诉,馆方无奈。
我们循着导航的指引来到碑林博物馆门口,安检的时候看到贴着一张告示,很有意思。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和研究古代碑石墓志以及石刻艺术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它是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拥有大型碑室7座,碑廊6座,碑亭8座,石刻艺术室1座,收藏从汉代至今历代碑石、墓志3000余件,展出1000多件。据说它是中国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其实不仅值得外国人来,更值得每个中国爱好者去观赏。
沿着甬道往里走,因为在整修,8座碑亭没有开放。大家只能直接进入碑室参观。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镇馆之宝——“石台孝经”。这碑上镌刻着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位皇帝的书法真迹。其中唐玄宗的唐隶显得器宇轩昂。整个第一碑室存放着唐文宗留下的石质图书——“开成石经”,共计刻有12部儒家经典,114块刻石,是我国最重、最厚、最大的一部图书。搜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诗经》中的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搜寻过程中,看到了想把名字刻在碑上想“不朽”之人的杰作。真是暴殄天物。


顺着参观线路一路前行,来到了第四碑室,这里陈列的都是宋时的碑刻,好多工作人员正在拓碑。听说过拓碑,但还未亲眼见过,于是很有兴趣地瞧着。渐渐地明白了大致的过程:先将潮湿的纸蒙在要拓的碑上,然后用涂上墨的布包轻轻地锤击纸面,锤击的地方字就显现出来了。所有的字都显现后,等纸干后就可以揭下了。整个碑林馆中有许多导游,前面几个碑室培养兴趣,酝酿感情,等到第四碑室后,买些拓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这些拓片最便宜的都是以百为单位计价的。
正当我看到很投入之时,小马打来电话,提醒我要注意时间。进入碑林博物馆后,我们参观不同步,渐渐就散了。看看手机,确实已经过饭点了。于是下面的展室只能走马观花了。在石刻艺术馆中见到了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其中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原件在美国,展出的明确是复制品。其余四骏就不知道是不是复制品了。很可惜,那些盗墓贼为了将石刻盗出,居然将石刻砸坏了。




拳毛騧拳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公元622年,李世民率领唐军与刘黑闼在今河北曲周一带作战。唐军先阻塞洺水(即漳河)上游,诱刘黑闼渡河。正当刘军主力渡河时,唐军从上游决坝。唐军趁机掩杀,夺得胜利。 唐太宗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资料来自网络)

为了弥补没听介绍的缺憾,在碑林博物馆中特意购买了一本书,书中收录的是碑林博物馆标准讲解词。等回家后好好读读,补补课。
直到我们离开碑林博物馆,也没有发现一只猫。不知是被送走了,还是见某些人怕了,都悄悄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