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锡惠公园游玩,常常在二泉休息。二泉池旁依山建着一座楼,匾额上的三个字依稀能认全——“万卷楼”。我们曾经在此楼中买过惠山的特产——惠山油酥,一种味道很精美的饼。
http://img.blog.163.com/photo/0DOx0yZ-BUFnxXSf957SRw==/5401223328101407073.jpg
在《吴风锡韵》的讲解词中,介绍尤袤的时候,提到了万卷楼。
第二位是尤袤,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曾在无锡建藏书楼,藏书三万卷以上,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藏书建筑之一。很可惜,后来藏书楼毁于一场大火,现在在惠山寺附近的藏书楼是一九五九年重建的。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就是尤袤晚年时收的一个弟子。
这段解说词中提到的藏书楼就是“万卷楼”。


一家三口跨进万卷楼,发现现在这里是茶馆了。当然在楼中还能看到尤袤的痕迹。



尤袤和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对我来说,他的作品没有其它三人的熟悉。网上搜一搜,作品还是挺多的。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尤袤少年时代受道学家影响,所以诗作中有迂阔滥熟之词。但也不乏清新有情之作,如写落梅的"清□西畔小桥东"一首,《别林景思》与《寄林景思》各一首,以及《寄友人》诗之残句"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等等,均不作道学语。杨万里评尤袤诗为"平淡"(《千岩摘稿序》),就是指这一类作品。《淮民谣》写重赋扰民:"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流离复流离,忍冻复忍饥","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是他任泰兴令时为民请命之作。其他如《雪》、《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也流露出忧民之情。其文则以述评友人林宪(景思)生活、思想及诗作特色的《雪巢记》、《雪巢小集序》较有情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