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次到西塘,一千次地回忆

离开木渎已将近十二点,一个多小时候到达西塘。在门口合影后,导游引着我我们进入古镇。穿过一段新开辟的公园后,真正进入古镇。烟雨长廊中人很多,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在饥饿肚子的鼓动下,我们在人群中穿梭,向着饭店进发。心情是如此的迫切,就连那醉园也是进去就出来。我边走边拍,或许这样能减少疲劳。可惜这美景不能解肚饿。虽说一旁就有卖吃的,但我们只能跟着导游一路前行。终于到了西塘的酒吧区,到了我们吃饭的地方——益丰酒店。提倡低碳,充分体现在了我们的饭菜上,没有一点味道,连盐都不放。最下饭的是那菜罐头烧肉,菜罐头有味道。








吃完饭,已经下午两点多了,领导发话下午五点上车,于是我们就四散了。我离开了导游,由着自己的性子,沿着西街前行(也就是来时对岸那条街)。旅游观光和饭后的散步结合在一起了。街道不宽,两旁都是小店铺,主要是饭店、茶馆、工艺品店。饭店、茶馆就不进了,工艺品店喜欢就进去瞧瞧,因为小马的礼物还没有着落呢。走上一段路,便会有一个售票的参观点。我第一个进入的就是瓦当博物馆。






在一家“寄给未来”的小店里,为小马买了一份西塘的手绘地图,并给小马寄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了我游西塘的感受。明信片直接寄到学校,想给他一个惊喜。
在西塘逛的时间长了,发现了一个现象,镇上的客店、客栈比比皆是。沿街的店铺、墙上都有告示:内有客栈。住雕花大床,有独立的卫生洗浴成为必不可少的宣传语,有的甚至将房间的照片公之于众。一开始还感到奇怪,花雕大床,酒和床有什么关系呢。看着一家家客栈,渐渐有了想法。下次有机会一家三口在下午四点半后进入西塘(这时候就不要买门票了),找家客栈住下,感受一下古镇的夜晚。不知那时的古镇还会有这么多的人,还会这么喧哗吗?
离开古镇前,曾坐在游客大厅中候车,看到大屏幕上滚动着介绍西塘的文字,读着很有意思,便抄录了下来。
深深的雨巷依依的楼
曲曲的廊棚扁扁的舟
舟行廊下牵动江枫的渔火
楼入巷中吟唱吴越的棹歌
一叶小舟从西塘的书画中远去
西塘是什么?
是歌,能唱;
是诗,能吟;
是歌,能唱。
一次到西塘,一千次地回忆……
吃青饺,看青鸟
馄饨摊,倒笃挑
抱着想进一步了解西塘的想法,买了一本关于西塘的书——《漫步话西塘》。
今天,在西塘写给小马的明信片他收到了,上面写着我游西塘的感受:西塘很美,但人太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