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种旖旎,源于尊重。

(2014-05-14 10:23:03)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

母亲节

家务

情感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太原晚报》2014.5.11
  文/环珮空归
 
  常有汉学家号召恢复繁体字,说简化字丧失了繁体字的含蓄美。要我说,最美还是象形文字,你看甲骨文的“男、女”二字,寥寥数笔,把两种性别的职能勾勒开来:“男”就是一大块田边,有人举着劳动工具;“女”就是有人扫地做家务。旧时代的男男女女们就这样安于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忙碌着进化而来。

  新时代里,科技进步,思想解放,劳动强度变得与体力关系不再紧密,谁主内谁主外棱模两可。尤其在夫妻赚钱比例相当或者女方赚钱大于男方的家庭,家务也开始AA制起来——谁工作相对清闲压力少,谁做呗。女性身上的家务标签就这样被撕去。不过,你做或者不做,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那里,总得去处理,所以我还是支持根据男女生理特长和工作强度来AA制家务。

  当然,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把家务艺术化起来,投入热情、创意,使之成为事业,养家养心一举两得,在我看来,这才是干家务的顶级手法。比如食评家殳俏,复旦大学毕业,主修医学和思想史。这本来与厨艺不搭界,但她喜欢美食,喜欢热闹,自定义为“生于好吃家族、充分地尊重食物”,重要一点还有,家传。据资料显示,她祖上在上海海关做买办,家境殷实生活洋派,配有中西两个厨子。考究的生活影响了她的品味和兴趣,上小学时就尝试做火腿蒸肉、红烧肉、苹果卷。这是用一种放松的心态来做家务,它仅为满足口食之欲,而不为一日三餐所累。相对于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家务,它是一种良好的、正常的心理。

  对我来说,厨艺与我尚未结缘,因为尊重和喜欢这俩条件都不具备。但我理解这种艺术化家务后的狂热满足之情,因为我曾经迷恋女红,一针一线给幼时的儿子缝制过两件夹克,其它各种手工靠垫、桌旗、围巾、背包等等玲琅满目。我陶醉于把一件被遗弃的衣服,设计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件,比如衬衣变裙子,裤子变外套。手头的每一块碎布,对我来说,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我交流自己的前世今生。

  如今忙碌,不能多施手女红,但整盒整盒的针头线脑,全在。今日谈及这段狂热,竟有热泪盈眶。得材料时的狂喜、设计时的巧思、缝制时的凝重、完成后的欣然与得意,一一再现。当家务呈现旖旎之态,必是源于尊重,以及不被迫。
 
  

万种旖旎,源于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