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享15、选择与经济学

(2014-04-17 12:16:50)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

选择经济学

杂谈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常州日报》2014、4、17乐享

              文/环珮空归

    大清早,学识渊博的朋友就在微博出了道选择题:“雍纠欲除祭仲。纠妻为祭仲女,问母: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遂告父,祭仲反杀雍纠。也有反例:后燕兰妃之父兰汗干掉慕容家称帝,兰妃磕头泣告父兄,保下慕容盛一命。嗣后慕容盛复位,把兰氏灭族,又想杀兰妃。如是你,你何如?”亲人与爱人的选择,真是让我们这群号称情义齐天的女人进退维谷啊,而且好像左右都没落个好下场。好在崇祯帝早替我们解脱了,他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自杀前挥剑砍向最宠爱的公主时说:“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帝王家”。
    封建社会帝王家的选择动辄攸关性命和改朝换代,可不生帝王家,生在现代平民家,一样从小到大从早到晚在做选择题:进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考798大学还是跳过高考留学、当北漂艰苦奋斗还是留守家乡仰望星空、娶隔壁二妞还是高攀下王董的千金、晚上给爹妈过生日还是参加公司聚会……这些繁琐的选择一样样摆在你面前,进退都和你生活水准改变与否有关,前景与你经济利益增持与否有关。它们是你的欲望,如何取舍,如何配置,你得思考怎样才能让现有资源达到最佳消费效果,达到最大投资效果。
   国家盛衰要选择,个人命运要选择,连日常针头线脑也要选择啊。就刚才侄女发过一求助信息:“帮到美妆柜台购买双眼皮贴,急用!”作为一个不大赞成动刀动枪整容的中年妇女,我还是比较支持这种修容产品的,以最小代价换来最大程度的美嘛,谁不想。可是这玩意我不用,没选购经验呀。侄女善解人意,从微信发来指导图片:一个是俩半椭圆形拼成长椭圆形的,一个是月牙弯弯成弧形尖角的。说要买后者,合适她单眼皮小眼睛,而前者合适眼皮较厚或内双。我仔细观察这两种双眼皮贴的特征,胸有成竹地出门代购了。
   从来没有这样茫然失措过,我在导购小姐的追问下,头大三斗:“请问要日本韩国的,还是国内的?”“请问要昼用贴,还是夜用贴?”“请问要单面贴,还是双面贴?”“请问要隐形双眼皮纤维,还是隐形两面贴布?”“请问要撕拉式的,还是网纱透气的?”“请问要多少价位的?”……原来双眼皮贴还有这么多分类,设计者真是贴心贴肺地了解女人心理,知道别说是服饰,就是双眼皮贴长久用一种款式都会厌倦。都怪我轻敌,以为问清形状数量就大功告成。沉吟了一下,我想每样来一点,扎个大礼包送侄女。但是工作负责的导购不干了,她非要确定到底是要买哪种。于是,我频繁拿出手机给侄女打报告,最后干脆把手机塞给导购,让她们自己通话。没想到,最后侄女竟然没买,因为有些分类她也是第一次听说,不知怎么选!
   商品分类有很多种,比如按用途、原材料、加工工艺、化学成分、产地等各有不同,它能直接反应商品的风格特征、储运要求、性能质量等,以利于经营者分类陈列和找到对口消费者。人性化越来越成为设计主流理念。传统观念认为,选择越多样化,消费者越能找到更符合偏好的商品。但物极必反,过度分类,使备选规模增大,只会让消费者体验的决策后悔度增高,变得无从选择,从而使最终选择信心降低。研究认为,人类大脑一次最多处理6个信息,只是,到底多少种分类才是最佳分类,需要进一步数据支持,但这种“过度分类效应”应该引起重视。

 

@乐享15、选择与经济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