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2012.11.16
文/环珮空归
《百鬼夜行》里有个传说:一件物品被使用到99次就会成为精灵,若遭到抛弃就会产生怨念,变成妖怪,叫付丧神。这大约是让人惜物的一个敬畏篇。但在物质日益丰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今天,我们手头确实攒了太多的闲置品,若套进这个传说,怕是要被付丧神萦绕了。
那么,电商整出来的“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结束后,你是否从众心爆发,贪便宜地拍回许多用不着的物件儿?检查下自己的衣柜,大家会有诸多痛心疾首的悔恨。一个名主持说,她买了两条香奈儿的无袖呢子连衣裙,春秋穿热冬天冷。为此配了双长到上臂的皮手套,结果进饭店脱下时,服务员以为她在取假肢!而我,则更多了些平时出镜率不大的民族风,艳粉偏襟、千层大摆裙、真丝肚兜,简直像一个三流舞台剧演员的演出服专柜。总之,这些衣服见天日的就只能在那么几次的丽江、乌镇行里。
如今提倡简约生活,我们这种动辄头脑发热的女人,是否可以理性购物了呢?今年“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启动前,我再三检查了购物清单,力争华而不实、用处不大的物品不再出现。剔除的过程,那真是万般无奈的煎熬。为了表决心,还狠心只给网银充值两千。后不死心,又跑去评论席看别的女人的备战,一条条观察下来,发现大家和我网银限额、筛选审慎度大致相同,才长出了一口不能尽兴的气。
那么,日渐被琐事消磨殆尽的文艺女青年们,是否就只该买生活必备品了呢?米缸搓板洗洁精,手头连一个可以把玩发幽思的物件都没有,光阴多么枯燥。我喜欢的一个女人,她漫游亚洲,自称是“美酒美食美物美器爱好者”,所收集的零碎,也真是一个美字了得。而这些零碎的种类,也不过是生活必备品的艺术版本,锅碗瓢盆,瓦罐杯碟,不见得华贵,只见手艺人的心性。她介绍每样东西的来源、原材料、制作过程,明了而美好。她的衣衫,多青布长褂,只求得舒适飘逸。
这等格调,我们这种被生活摧残但对美而见性不死心的女人,可以一鉴。把日常用品,在购买能力范围内,尽量选得有品位一些。不追求奢侈品牌,不以量多取胜,只求少而精,修行生活两不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