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票友

(2011-01-07 20:44:35)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

情感

分类: 旧文修改(那些碎嘴子们)

/环珮空归

 

不深的小巷连一只刨食的母鸡都没有,我侧身从虚掩的大红门溜进宅子,嗯,天色渐晚,会有聂小倩迎出么?  

碧瓦青砖垒就的厢房拔地而起,大红大绿的石刻描画,将院子装饰得足够热闹。正对我的,是一座小戏台。  

一摞紧靠着戏台的三合板,证明这里只不过是个工地。我却愿意当它是被遗弃的古宅,有无数聂小倩里出外进,帕子飞,衣袂香。  

站在台上,穿堂风从我袖下过。这等简陋自不能比得叶广芩笔下的贵胄府邸,可戏迷金舜锦格格的孤傲面孔还是出现在我面前。  

“唱青衣,找个好琴师。”对着台边的孱弱的小树,我捏着嗓子学了格格在人世的最后一句。

  

“闺女,在这登台可要收费了!”一个胖大汉子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对着神游的我打趣。  

……他就是聂小倩的前世今生,一个声音浑厚的村干部。   

他更是招呼我,出水袖,转身,兰花指!我是个木偶,被他牵着,没有二胡伴奏,宅子也有了生机。  

没钱,留我在厢房罢。   

绣楼,请上。   

木窗棂仿得很好,若是糊成窗纸更妙,会让人不由得想伸舌舔破。突兀的是偏厦的楼梯,竟是不锈钢的。村干部挠头,这煞风景的。

 

在山村窝铺里行走。大娘韵味十足地叫卖着凉粉,可这天实在不适合凉飕飕的食物。沿路看各种规模的食堂,皆门庭冷落鞍马稀。

别出心裁的是一挂竹棚,稀疏有致。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小吃坊的一对小红灯笼,像肥头大耳的男子勉强戴着顶极窄小的帽子。依墙而立的秋千架,适合小憩,并不能“乱红飞过秋千去”。

看食谱,一样样,一种种,都是家常饭。桌子凳子,也是简易款,若再架个大喇叭在当院就有生产队的气氛了。

村头的篮球场上,七八个人猿泰山在争抢,安之若素的是旁边健身器上的男女。“这里房子还卖么?”我问。他们摇头,“恐怕不易了。”

好吧,采菊东南下的梦赶紧碎了。 

 

村子倚山,有小范围的林木,但与附近景点相隔甚远,不能被旅行社规划进去。从城内驱车过来不过二十来分钟,游客会自己带零食,对村里的小吃销售不利。暂且也没有纺纱织布、种田摘瓜、评弹说唱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若只依赖政策性投资,而无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外来资金注入,运转肯定会中断。

那么,它的前景在哪里?因了这红火的开端,村民写满了一脸的憧憬——苦熬了半辈子,终于有好日子了,他们要的也不仅仅是自唱自娱。

但愿这不是个烂尾工程——真怕看到被“票友”一把后村民失望的眼神。但,仅有祝福是不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儿语录1
后一篇:20、雨总会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