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包一世界,一笑一尘缘。

标签:
环珮空归梅子一时尚稿背包蜗客作业情感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在金融危机中,提起名词“包”,第一反应是“囊中羞涩”。《说文》有曰:橐,囊也。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呃,怪不得老囊中羞涩,原来钱袋没底,money全漏出去了。不好意思,今儿手痒掉书袋,顺便叨叨包的前生今世。
古时公子小姐多有荷包。《红楼梦》里,贾宝玉那厮去水月庵祭金钏,找不到香,就从荷包里摸出“两星沉速”充作檀、芸、降,焚了去。贾琏也从尤二姐的荷包里抢到半块吃剩的槟榔,贱兮兮的搁嘴里过。这荷包虽香艳但也像个杂货铺子。褡裢是最不打眼的包。《边城》中,翠翠从爷爷的花褡裢中取出了一包白糖,一包芝麻饼子。也常在电影上见英雄好汉将这玩意儿往客栈柜台上一扔,吼一嗓子“小二,上菜!”然后慢慢擦剑上的血迹,显得很风尘很在行的样子——为了模仿这个雷人style,我将家里的板凳踢翻好几次了。
作为70后,记忆最深的倒是中学时代的军绿帆布挎包,加上夏令充斥一时的白衬衫黑裤子白袜子黑方口布鞋,彼时全校几千人不论男女全整这一道。虽然这种从众,属于未萌芽的审美,但其默契度之广,还真让人心潮澎湃。到如今风靡文青的老绣片提包,也很有怀旧感。不才也常卧底80后,偷窥他们在豆瓣网晒背包内宝贝(刚才去检阅,伊们晒到第483人了)。从钥匙钱包纸巾木糖醇墨镜钢笔唇膏防晒霜到手机PSP相机手电筒耳机MP4电子词典,应有尽有。他们齐声说,老沉了,肩周炎都快勒出来了。
回头看自己的包,两个A4那么大,除了80后那些,里面更多了创可贴和一本铜板杂志,且会清早多一份早点,午后多一瓶水,雨天多一把伞。冷不丁一看,实在像驮着整个家当。是。那本铜板杂志说了,你们全是“蜗客”。包越大,带的东西越全,越没有安全感。于是,蜗客吃力的背着它,穿行于城市的角落,潜意识里害怕着自己某个时刻走失时会手足无措。而包内齐全的零碎给了蜗客一种非人类可比的精神依靠。佛曰,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于他们,却是一包一世界。
我也终会带着这个“世界”和骨子里的流浪情节消失在巷尾,去寻找沈从文对爱人张兆和的告白: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寻找传说中的一笑尘缘。但高人财经男不失时机的打断我,说他们男的一般不用包,背上像卖盗版光盘的。年底在深圳背笔记本,最好写上XX速递,拉个箱子就写上专业通下水道,这样安全点,没人抢。
……你说,咱幽怨一次咋就这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