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独坐幽篁(偶尔装模作样) |
发于《山西日报》时尚周末2010年12月24日C4版
只是想要一场盛典
文/环珮空归
2010年的岁末,几年未见的他将新娘的照片传给我。这位东北新娘看上去敦厚壮实,我斟酌半晌后说:“是个过日子的。”他叹口气,不置一词。我知道就像至尊宝一样,他心底有滴泪,这滴泪七年前留在了北海道。
那时,我们同在一个门户网站的论坛部驻守,集结点包括豪气万丈的金庸客栈和号称其后花园的辽宁论坛。其中金庸客栈以雄性为主,辽宁论坛多为姑娘。为了拉人气,俩论坛常互相套近乎。
一个午夜,无事忙的在下号召姑娘们趁夜黑风高一起发照片,好认个门。那时还不兴真人秀,女的也都谨慎,极少露真容。但当时十数人兴起,就跟帖列队发了。我一边随着众人评点照片,一边掐着秒表准备五分钟后删除。
咦?最后一次刷新后,我发现点击量异常,貌似至少有上百人在潜水观看。不好,有内奸通风报信!
随后真相大白,果有客栈小厮白天黑夜两不歇地蹲点监视我们,这信就是他们报的,并当即引起大批男侠怪们蜂拥而至。
缘,一贯是妙不可言的。其中一东北才子,猛然看到自己暗恋的姑娘果真是美娇娘,先酥了半边。既然君未娶妾未嫁,那就开始一场跨国之恋吧。对,姑娘尚在北海道留学。
竟有这般罗曼蒂克的事!围观者炸了锅,两边版主率队表示,若姻缘可成,必为其举行网络盛典。
那段日子,整个论坛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深受感染的在下简直要拿出闹洞房的气魄来,不仅根据蛛丝马迹写俩人的每日播报,还顺水摸鱼,模仿该男口吻给留学女写情书一封当众贴了出去。
当跨国之恋进行了三个月后,才子正好接到兄长之邀到日本探亲。
他们将相遇在最美的年华。这是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
樱花烂漫的季节,他们合了影。才子带的礼物还是我们定的,几方上好的帕子,取“尺素寸心”之意。比肩而立的她的细眉细眼中充斥着让全天下都羡慕的幸福。
可终归,这还是一场镜花水月啊。虽然它载满了天南地北的祝福,载满了那个岁月中固有的含蓄与纯真。但在现实面前,月老终拂袖而去。
分手后,俩人一起黯然消失。我们一腔撮合的心凉在了半空。这场凌空而待的盛典也戛然而止。止住的还有我们自己不能企及妄图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达到的私念。
此后,我们组织和参加过各种网络比赛、善事捐款,吸引众媒体约稿,我亦做网刊,写一期期导读。直到我们组将论坛做到全球中文论坛排名第七的鼎盛时期。但这些都不过是责任与义务,唯独这场饱含热情的盛典,是我们青春期最后的纪念。却依然失败。
而我们,依然是一群“将青春当武器投掷了出去,却连一枚似可引以为念的纪念章都没有获得的男人和女人”。
发于2008年12月19日《山西日报》时尚周末版
我和她的“网约”
在门户网站的BBS和博客写字日久,难免会有各种报刊杂志包括商业网编辑前来约稿,由于地域和性格差异,会看到他们形形色色的面目。像我这种隶属于“草根”级别的写手,一般会对他们敬而远之。张爱玲不就这么评价过和苏青的关系么——“至于私交,如果说她同我不过是业务上的关系,她敷衍我,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为了要稿费。”仅此而已。
但今年终于有了个例外。我和这个“例外”的“网识”始于八月初。那天,我在MSN上接到常州晚报的北京奥运专栏的约稿要求。对方是个时尚的女编辑,一交谈便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我心底还是响彻着张爱玲的“敷衍”之说。事实上体育项目是我的一个盲点,便把自身情况告诉她。她当即申明并不是要专业赛评,鼓励我挑战自己,并雄心勃勃的想与我一起打造出一个好看好玩的戏说奥运人物栏目。
我喜欢这种挑战。她传给我这次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需要评点的中外运动员名单,我连夜查资料看视频找切入点,一天一个人物的写。她收到后欣喜异常,把特别喜欢的几篇拿出和我一起讨论。等待赛事出结果时,我停写了几天,但在工作之余不放过每一场比赛的战况和每一个运动员的表情与动作。
一天,她突然用很内疚的语气告诉我,栏目不能出了,要替换成别的版块,她力争不能挽回,甚至带出点愤怒。我虽有点失望,但尚知“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俗语。而我也一直将每一次不同类型的约稿当做练笔,来约束自己文章选材上的散漫并以此提高完稿责任心。但她还是连声道歉,想来千里之外的她已有黯然之色。
在北方的我依旧写和读。
九月,通讯员送来一个快递,撕开捆绑结实的胶带,打开大大的塑胶袋子,一个白色PU皮背包出现。她送给我的。原来她尚不能释怀那次失约。我笑着摇摇头。包里还有一个牛皮信封,是她将我写得奥运人物评论推荐给别的栏目后的样刊。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个貌似空空如也的大信封里掉出两张稿纸。
一封情深意切的道歉信。自从有了网络,有了Email,多久没有收到过手写体了?看着她娟秀的字体,看着满页的诚心诚意,我甚至不敢逐字的细读,只因怕承受不了这份沉甸甸的感情啊。张爱玲的“敷衍”之说刹那烟消云散,而张爱玲自己对苏青也哪里只有“敷衍”呀,那种惺惺相惜惟独彼此才能携手文坛乃至人生的心意,谁人看不出?
我和她自然比不得张爱玲和苏青,但我们的情意一样。岁末,我背着那个造型张扬的PU包走在喧嚣的街头,满是笑意,因为我和她的“网约”就要成真——明年三月,我们将相聚天目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