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报点评之九--迟来的同仁堂年报点评

(2013-04-22 21:20:38)
分类: 总结、点评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同仁堂可以说是国内仅存的传统中医隗宝之一,也是价值投资者的最爱之一。从去年开始,控股公司香港同仁科技公司一路上涨,近期更加是大涨特涨。从历史上来看,由于体制问题一直是缓慢发展,直到了去年开始由于现金激励措施的实施,明显的有了加速增长趋势。因为有很多名家都点评了同仁堂,这里我就不重复一些数据性的分析,而试着从其它方面来看看和分析。

一、坐堂医:

    自古以来,药店都有“名医坐堂”的传统,但这一传统曾经在上个世纪被一度割断,药店成为人们"自诊自疗"的地方。“再好的药要在大师手下才能对症、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于是作为国家特许的几家拥有坐堂医的传统医药企业,同仁堂开始恢复医药结合的历史。2001年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就再次开启了“坐堂行医”的专家门诊,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截至2012年底,同仁堂共有医疗网点170家,近500位名老中医在各网点看病问诊,并在各大型零售药店开展了问病咨询、代客加工、代客邮寄等便民活动,日均门诊量近1.2万人次。

    这些是什么?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就是人才!同仁堂最值钱的是什么?个人就是坐堂老中医!为了鼓励“师带徒”,同仁堂师傅带一个徒弟给予400元,2个徒弟500元,最多4个徒弟700元。3年学成之后,要经过考试才能“出徒”,“徒弟”纳入首席职工候选人,之后可晋升,至专家、大师。

二、品牌:

    品牌是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公司十分重视品牌建设,始终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经过多年积累,“同仁堂”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正是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公司部分产品多年保持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并且其旗下的食品酒、化妆、西洋参等能够迅速打开市场。虽然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营销模式的探索,业务增长较为缓慢,但我坚信,只要“同仁堂”品牌内在价值不断提升,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会后劲十足。

三、商业连锁:

    目前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及机场均设置专卖店,城市专卖店面积从300多平米到5000平米不等,目前有专卖店360余家。其中类似北京、成都、无锡等城市的商业网点均为自持。

    看做的成功的麦当劳,经营最成功的其实不是汉堡包而是商业地产。那么同仁堂的商业地产资源到底有多大呢?目前我还没看到这个具体资料,但按每个专卖店500平米计算,估计二十万平米的建筑面积也还是有的,而且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商业地段,估值可观!

四、主打品种:

    主打品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成为市场公认的高热中风急救首选名药。安宫牛黄丸并非同仁堂独家品种,但同仁堂与其他企业的产品区别在于适用天然牛黄,或人工牛黄的差异。"选择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的人群,主要还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决定,对中医观念比较认同,具有高端消费实力的城市人群。”

    公司过亿产品有9 个(包括阿胶),3000-5000万品种数量有几十个(促孕丸、坤宝丸、牛黄上清丸、偏瘫复原丸等)。其中医院销售金额不足主营收入的10%。公司目前大约拥有20多个剂型及200多个品种,以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牛黄解毒片为主导产品,涵盖清热解毒类、补益类、小儿类等多个门类。公司主导品种销售情况良好,实现平均增速10%以上,其中阿胶有望跻身一线梯队;二三线品种表现出色,增速大于20%。报告期内巴戟天寡糖胶囊取得新药证书与生产批件,该品种已做了初步的学术推广,效果良好,目前正寻找契机进入医院终端,未来值得期待。六类新药清脑宣窍滴丸即将进入三期临床研究工作;八类新药坤宝片,将于新年度开展注册申报工作。其中注意的一点就是儿科类,目前同仁堂在专卖店重点推广。

五、药妆:

    据测算2010年,国内药妆市场容量为480亿人民币,薇姿,雅漾、理肤泉等国外品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份额。

    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大子公司之一)与香港华美集团合资设立。公司自德国引进先进的欧洲“脂质体”专利技术,依托同仁堂中药现代化基础,致力于“脂质体”与中药现代化的结合及其在药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同仁堂发展药妆,具有多方面的“先天”优势:首先,同仁堂在全国拥有上百家连锁药店,利用这个渠道,药妆可以有效地抵达最终消费者;在原材料供应上,可以共用自身的供应链,也可以从自建的药材基地获得非季节性上乘物料;同仁堂原本拥有具有多年操作经验的药工,还与空军总医院、中医院的皮肤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都为药妆研发提供了支持。 

    据网上资料,2011年药妆部分产值已经过亿。后续发展得好的话或许这是第二个同仁堂科技!

六、控股投资:

    2012年,几个主要子公司贡献了更高增速:控股51%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合并报表)实现净利润3.9亿、同比增长了42%;控股51.98%的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投资公司净利润2 亿元、同比增长35.8%;直接和间接控股74%的子公司同仁堂国药净利润1.3亿、同比增长171%。

七、中医院:

    拥有这么多资源的的同仁堂到目前为止只开了一家同仁堂中医院,真是暴殓天物啊!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呢?总所周知的是医院赚钱要比制药厂多得多啊!

八、点评:

    皇帝的儿子不愁卖不出价格,这是原来的同仁堂。但是现在的管理层在现金激励刺激下也懂得了酒香还需吆喝!那么在目前身体越来越娇贵的年代里,秉承传统的同仁堂之路必将会越走越宽!具体业绩什么的我就不再预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