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梳理青岛啤酒----------10、青啤小结
(2012-04-05 20:08:54)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梳理青岛啤酒----------10、青啤小结作者:鹤flying
公司在2000年换上新管理层后,战略由做大做强,改为做强做大。
2001-2006公司主要精力在管理上,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慢慢为以前大扩张付费。这几年公司增长较慢。
2006年之后单似乎终于买完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逐年减少。公司重心放在提升产品毛利,加大销售费用率上(可能与公司参与2008奥运赞助有关,2008前后都要大投入。)同期管理成本上也继续下功夫,管理费用率继续小幅减小。
近期公司似乎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扩张,未来发展在继续以往的提高毛利战略上,同时会加大扩张步伐。
关于企业的护城河,觉得公司最终的优势在青啤这个品牌,这个品牌能拉开与别的品牌的毛利差别,但这个品牌优势多大不好说,由其是与同样有多年文化历史的国外品牌相比。公司收购的其它品牌与别品牌比优势不大。只能拼管理,拼渠道,拼销售了。不激进,注重企业健康的管理层是企业不犯大错的一个保证。
在青啤与燕京对比后,觉得在销售费用率的转化上青啤还有提升空间。若三项费用率能做到和燕京差不多,利润率应该有2%左右的提升空间。
青啤做为投资标的的优势在于啤酒行业稳定,公司比行业其它公司比有优势,与别的投资标的比,青啤更胜于稳定。但目前估值不便宜。
青岛啤酒研究资料汇总(最近更新时间2012.4.5)
2001-2006公司主要精力在管理上,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慢慢为以前大扩张付费。这几年公司增长较慢。
2006年之后单似乎终于买完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逐年减少。公司重心放在提升产品毛利,加大销售费用率上(可能与公司参与2008奥运赞助有关,2008前后都要大投入。)同期管理成本上也继续下功夫,管理费用率继续小幅减小。
近期公司似乎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扩张,未来发展在继续以往的提高毛利战略上,同时会加大扩张步伐。
关于企业的护城河,觉得公司最终的优势在青啤这个品牌,这个品牌能拉开与别的品牌的毛利差别,但这个品牌优势多大不好说,由其是与同样有多年文化历史的国外品牌相比。公司收购的其它品牌与别品牌比优势不大。只能拼管理,拼渠道,拼销售了。不激进,注重企业健康的管理层是企业不犯大错的一个保证。
在青啤与燕京对比后,觉得在销售费用率的转化上青啤还有提升空间。若三项费用率能做到和燕京差不多,利润率应该有2%左右的提升空间。
青啤做为投资标的的优势在于啤酒行业稳定,公司比行业其它公司比有优势,与别的投资标的比,青啤更胜于稳定。但目前估值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