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梳理青岛啤酒----------6、关于外资以及利润率
(2012-04-02 10:16:48)
标签:
转载 |
关于外资品牌
啤酒高端市场格局是外资品牌为主,内资品牌正小幅试水这块市场,但占比来说还非常小。
中低端,主要是以中资以及外资参股,及控股的中资企业以为主。
中国啤酒现饮占45%-55% (主要含餐饮消费及夜场等),其余为非现饮(主要是家庭消费)。其中现饮单价较高,由其是夜场。
夜场
在夜场主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一、夜场啤酒消费习惯也是由国外转入中国,有一定先天优势。二、中国啤酒大部份品牌,价位以中低端为主,在夜场品牌影响力没有已经营多年,并价位一直处于较高的外资的大。同时高价利润也更多,更符合夜场经营者的需要。
与资金,经验,品牌都占优的外资相比,找到特有的竞争优势,培育起让人按受的自有高端新品牌,并有所建树或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夜场或许也是利润最大,并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啤酒消费增长潜力较大的一个方向。目前国内品牌还看不到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
餐饮消费、非现饮
这块看消费档次,主体来说应该是中资品牌及被收购的中资品牌为主。中资品牌也在原低价基础上增加较贵的新品种。渠道,品牌定位,规模,布局来看,这块应该还是中资品牌,及被收购的中资品牌的天下。
关于销售利润率
美国与巴西,百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20%以上,个人觉得因为他们占有率分别为50%,及60%,可以说独家垄断的格局是造成利润率超高的原因。个人觉得这个以目前中国的竞争格局来看还不现实。
啤酒有一定的销售半径,虽然某些省份市场占有率超过50%,似乎有地区垄断的样子。但是如果想获得垄断的价格,易造成别的厂家过来拼市场的格局。除非在全国完成一家独大,或几家联合垄断的格局(联合垄断的可能性也不大)。地区垄断的品牌较易在合理利润率范围内主导价格,通过推出毛利更高的新品或缩小容量,来抵去成本的上涨,获得合理的利润。竞争格局优化后,较易消费升级,带动整个行业利润率的提高。若想获得高于行业的利润率,就需要更加强化自有的护城河了。
青岛啤酒研究资料汇总(最近更新时间2012.3.31)
啤酒高端市场格局是外资品牌为主,内资品牌正小幅试水这块市场,但占比来说还非常小。
中低端,主要是以中资以及外资参股,及控股的中资企业以为主。
中国啤酒现饮占45%-55% (主要含餐饮消费及夜场等),其余为非现饮(主要是家庭消费)。其中现饮单价较高,由其是夜场。
夜场
在夜场主要是以外资品牌为主,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一、夜场啤酒消费习惯也是由国外转入中国,有一定先天优势。二、中国啤酒大部份品牌,价位以中低端为主,在夜场品牌影响力没有已经营多年,并价位一直处于较高的外资的大。同时高价利润也更多,更符合夜场经营者的需要。
与资金,经验,品牌都占优的外资相比,找到特有的竞争优势,培育起让人按受的自有高端新品牌,并有所建树或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夜场或许也是利润最大,并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啤酒消费增长潜力较大的一个方向。目前国内品牌还看不到特别明显的竞争优势。
餐饮消费、非现饮
这块看消费档次,主体来说应该是中资品牌及被收购的中资品牌为主。中资品牌也在原低价基础上增加较贵的新品种。渠道,品牌定位,规模,布局来看,这块应该还是中资品牌,及被收购的中资品牌的天下。
关于销售利润率
美国与巴西,百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20%以上,个人觉得因为他们占有率分别为50%,及60%,可以说独家垄断的格局是造成利润率超高的原因。个人觉得这个以目前中国的竞争格局来看还不现实。
啤酒有一定的销售半径,虽然某些省份市场占有率超过50%,似乎有地区垄断的样子。但是如果想获得垄断的价格,易造成别的厂家过来拼市场的格局。除非在全国完成一家独大,或几家联合垄断的格局(联合垄断的可能性也不大)。地区垄断的品牌较易在合理利润率范围内主导价格,通过推出毛利更高的新品或缩小容量,来抵去成本的上涨,获得合理的利润。竞争格局优化后,较易消费升级,带动整个行业利润率的提高。若想获得高于行业的利润率,就需要更加强化自有的护城河了。
青岛啤酒研究资料汇总(最近更新时间20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