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古越龙山七之财务分析
(2011-07-12 21:24:52)
标签:
转载 |
1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实际上,咋一看龙山的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历史数据,你会发现其波动非常大,完全不具备消费性公司稳定的弱周期性特征。当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是高度概括化的数据,它们只是我们进行分析的起点,我们需要再深入一步,看看这剧烈的业绩波动下面隐藏着哪些内容。
(千元)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营业收入 |
435,513 |
483,142 |
523,109 |
563,117 |
608,728 |
净利润 |
69,388 |
64,629 |
54,574 |
51,308 |
26,035 |
纯净利润 |
|
64,045 |
52,210 |
45,347 |
18,865 |
(千元)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营业收入 |
731,978 |
814,917 |
747,813 |
740,570 |
1,079,233 |
净利润 |
32,333 |
89,317 |
98,112 |
76,497 |
124,312 |
纯净利润 |
30,961 |
70,237 |
93,657 |
66,040 |
95,532 |
2 盲目多元化
国外企业也出现过盲目多元化的风潮。国内的企业学习外来经验,好坏兼收。多元化风潮就是盲目学习的例子。然而,盲目多元化往往是多元恶化的代名词。巴菲特和林奇都批判过盲目多元化,事实上除了GE外,很难再找到多元化成功的例子。统一食品还曾收购过王安电脑,可惜随后不得不出售了之。
像五粮液集团要去造汽车、做化工等等,而龙山则是在2001年引入了氨纶等业务。氨纶是强周期性行业,这也是造成古越龙山业绩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
在2001和2002年,龙山决定通过采用控股、参股方式,重点发展氨纶化纤、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行业,以寻找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应的几项投资就是:
1 在2001年度创建绍兴龙山氨纶有限公司,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龙山出资1,170万美元,占其实收资本总额的76.97%。
2 在2002年合资组建“浙江古越龙山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2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600万美元,主要生产各种光电贴片二极管及LED显示屏,龙山以自筹资金出资294万美元,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49%。
让我们再看看这时龙山的主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
是时,啤酒、果酒、白酒等酒精类饮料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拓,以及市场消费习惯的进一步往多元化,都对黄酒传统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2002年龙山的酒类业务比2001年略有下滑,多元化序幕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拉开帷幕的。而这两项投资,后续随着行业景气度周期起起落落,能回本就不错了。
下面是氨纶业务从2002年到2007年的经营业绩:
(千元)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主营业务收入 |
90,134 |
146,954 |
159,228 |
128,108 |
161,892 |
17,937 |
主营业务成本 |
65,205 |
105,423 |
132,413 |
150,230 |
166,789 |
11,562 |
刚开始成立的3年,氨纶业务大大提升了龙山的利润。这可能也是公司于2005年再次出资成立龙盛氨纶子公司的原因。绍兴龙盛氨纶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资本为800 万美元,龙山出资600 万美元,占权益比例75%。截至2005 年12 月31 日,该公司实收资本717 万美元,龙山出资600 万美元;
然而在2004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氨纶生产的成本上涨,全年用电紧张及国内重复建设严重等原因,使氨纶的销售收入及利润比去年同期分别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其实已经敲响了警钟。
经历了3年的盈利后,氨纶业务在2005年终于尝到了苦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成本上升,国内氨纶重复建设严重,导致氨纶全行业亏损。龙山氨纶有限公司当年净亏损3,767万。
2006年再次亏损2,259万;氨纶公司还采取了延长折旧年限的伎俩,当年虚增了900多万的利润。
2007年氨纶业务被剥离,当年还年贡献了不少利润,以1.59亿元转让给浙江金时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同年,还将持有的浙江西安交大龙山软件有限公司35%+的股权转让给绍兴市龙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之后公司开始了多元回归,重新聚焦黄酒主业,将逐步瘦身强体,调整非酒类业务;做深、做强、做优黄酒业务,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黄酒行业的龙头地位;强化品牌营销,引领国内的黄酒消费时尚;打造黄酒行业的百年老店,力争将古越龙山铸造成国内首屈一指的酒类蓝筹公司。
3 多元化遗留问题
但是截止到2010年,龙山还有绍兴旭昌科技企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古越龙山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主营业务为电子器件的联营公司。其中旭昌科技的控股股东同为公司大股东。这是龙山电子科技这几年的经营业绩: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276 |
|
|
|
4 酒类业务
因此看龙山的过往业绩不能看整体收入和利润,重点要看的是酒类业务的表现。见下表:
年度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主营业务收入 |
406,943 |
401,482 |
413,439 |
466,086 |
557,094 |
主营业务成本 |
235,765 |
242,509 |
259,487 |
302,535 |
346,472 |
毛利率 |
42.06% |
39.60% |
37.24% |
35.09% |
37.81% |
年度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主营业务收入 |
676,452 |
622,934 |
724,648 |
727,462 |
1,054,117 |
主营业务成本 |
432,649 |
362,356 |
427,179 |
455,427 |
666,724 |
毛利率 |
36.04% |
41.83% |
41.05% |
37.40% |
36.75% |
再来看看出口情况,由于2007年之前,有氨纶等其他业务, 2008年之后的出口应该基本都是黄酒。因此较能代表黄酒业务的出口情况。
年度 |
2008 |
2009 |
2010 |
收入 |
49,259 |
48,157 |
48,706 |
成本 |
24,912 |
22,480 |
|
毛利率 |
49.43% |
53.32% |
|
酒毛利率不稳定,而且偏低。应该是跟中高端产品不足,收入主要依赖于低端产品,从而缺乏议价能力有关。不过2011年一季度的毛利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应该是源于产品提价以及原酒交易。随着古越龙山品牌的持续提升,我推测这种现象将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