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观及价值策略的不同
(2011-01-31 17:22:06)
标签:
科技中国策略微观信奉股票 |
分类: 投资原理 |
技术分析在这里就不提了,我的感受是中国股票市场奉行宏观策略的人最多,微观策略的人其次,价值策略的最少。啥是宏观策略?那些关注GDP、CPI、利率、国家财政、货币、产业、区域信息并以此为投资依据的策略就是宏观策略。举现实的例子来说今年是高铁概念的股票涨得厉害,去年新能源、产业机构升级概念涨得快,而受政策打压的房地产、银行就不断被卖出。宏观策略才不管处于这种策略中的企业受不受到影响、影响有多大,更不管企业价值的变动了。宏观新闻人人可见,因此宏观策略有最广泛的信奉者。
信奉人数次多的是微观策略,券商中的分析师是这个群体的主流。这群人除了关心宏观策略,还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的供给与需求、企业的产能扩长、产能利用率、新市场开发、与上下游关系等等企业微观信息,并最终落脚到所对净利润、每股收益的预测。每当实际每股收益超过市场预期往往带动股价上涨,而如果实际增长达不到预期,哪怕增长也不错股价也会下落。还存在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预期增长总是线性增长的,净利润总是预测一年比一年高,即便是周期很强的行业也是这样,预测中并不存在行业景气高点和低点。由于需要的经济学、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微观策略的门槛稍高,不是人人可做。但微观策略和宏观策略共同缺点是都不考虑到价值,微观策略的企业分析报告给出“价值”或者称为目标价格更多和实际价格紧密联系。
价值策略也关注微观策略所关注的信息,但还多了对企业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价值与市场价格关系的思考。例如某个政策推动了公司利润的增长,按微观策略会推动股票价格的增长,但在价值策略里可能股价已经包含了该预期甚至远远的超出了合理价值之外,信奉价值的投资人就不会跟风买入。公司价值无法准确衡量,只存在大致合理区间,就好比你无法准确知道一个身材苗条美女的体重,但你知道她不会超过120斤也不会低于80斤。此外,价值策略关注的更多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经营效率,而微观策略更多关注未来一至两年企业的变化因素,而且所强调的净利润成长有可能是仍然损毁股东价值的成长。信奉价值策略的人是寥寥无几的,在我看来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的信奉价值策略,价值策略必定和信奉人的性格、世界观与价值观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一致,那人才会信奉。我也感受到如果你无法让一个人在5分钟内相信价值策略,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很难相信价值策略。
前一篇:退三进二往往让人套牢
后一篇:经济护城河与竞争优势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