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捐款灾区遭质疑之后,貌似气定神闲的打起了太极拳。
余氏的太极手法之一是拖,先是拖着不拿证据,到最后实在无法拖下去的时候,终于拖出了一个《都江堰快报》的报道。
笔者先简单介绍一下那据说是得到了都江堰教育局某负责人认可的报道内容,其核心内容就是,余氏20万捐款是书而非真金白银。除此外,有两点笔者需要指出:一是余氏于一年前借媒体向公众自我表扬自己大发20万元善心于灾区时,究其实,余氏自我表扬者至多
可以说是善念而非善行,亦即余氏至多是有那么个捐款的想法而已;二是目前得到证实的,余氏之捐书而非捐款乃其与被捐助方的“君子协定”。
至此,余氏以君子之姿态充分证明了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满腔善意。证明之后,余氏继而对那质疑者展开了反击。
还是先引一段余氏的新浪博文吧:“……网上的事,我从不参与。查帐,若是审计部门来的,当然要热忱接待,但万不可以接受网上查帐。因为我们的捐助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帐务缺少保护,我听几位经济法官告诉我,现在网上借口“转帐”、“对帐”、“查帐”来实施经济诈骗的事,太多了。”
在这段文字前,余氏博文的内容是:“接黄育海先生来电,说我在都江堰灾区捐建的三所图书馆,遇到了一点“小伤害”。我一听,以为图书馆工程发生了工伤事故,因为最近几个月成都、重庆一带都有一些“飞来横祸”。育海说,工程进展没有发生任何工伤事故,只是网上有人提出要对这项捐献工程“查帐”。我一听,就放心了。”
说实话,余氏的两段文字,让笔者不能不感叹堂堂余大师竟然会如此的公然曲解文字,且还是自己所写的文字。
“网上有人提出要对这项捐献工程‘查帐’”,在余氏笔下竟然是可以等于其不能接受的“网上查账”的。
余氏何故如此曲解呢?
看其文字:现在网上借口“转帐”、“对帐”、“查帐”来实施经济诈骗的事,太多了。
至此,其曲解之意图可谓明亦,其意不过在于为“网上有人提出要对这项捐献工程‘查帐’”涂抹一笔“经济诈骗”的嫌疑罢了。
余氏言,网上的事自己从不参与,然而,余氏何故一篇又一篇的博文挂在网上?难道写博不是“网上的事”?就以使其暴得含泪美名之含泪一劝书而言,不也是发在新浪博客吗?如其不参于之说成立,则余氏所谓“网上之事”究竟何指乎?难道竟然是指,有人通过网络对其批评、质疑乎?
如是,则余氏所谓不参与,就非关网事,而是别有原因吧?再如是,则余氏之不参与,无疑意味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无耻,更意味着心虚的傲慢和虽傲慢却依然掩饰不了的心虚。
余氏之捐款地震灾区一事,演变至此,公众只见到余氏将一个太极拳的拖字诀发挥的不无小聪明而究其实却是无比拙劣,顺便说一句,其实这很正常,余氏虽自号大师,但其于太极拳一道实一窍不通罢了,又能玩出个什么好来?
笔者三度撰文质疑余氏,也不妨说句心里话。要说余氏真的就是存心欺世盗名,笔者倒还真的不相信。以笔者的猜测,当灾情憾动举国之人心时,余氏应该是真心想捐助灾区人民的。然而,余氏虽有其心,却并未能周到细致,扎扎实实,以事必恭亲的精神将一桩善举真正的善始善终,于是终至于搞出了一个“捐助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来。
本来只要真心捐助,“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倒也未尝不可,然而余氏一方面不以“纳入一般捐助渠道”之常规捐助,另一方面又通过或者说是利用媒体高调自我表扬。余氏难道意识不到,其自我表扬之举事实上已然将其捐助行为变成了一桩公共事件,而非纯粹的个人私事了。余氏即然要将捐助搞成一桩尽人皆知的公共事件,却又无法坦然面对和接受公共舆论的质疑,虽然那质疑或许并非善意的。说到底,余氏的此种反应可谓其骨子里对于公众的傲慢罢了。
余氏是真的意识不到吗?不论是谁,只要你自愿走上公共媒体,将自己变成了公众人物,首要的一条就是你必须对公众怀有某种敬意,这敬意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公众的质疑,即使那质疑是恶意的,因为公众惟有以这种质疑的权利,方可尽最大可能的避免被欺骗的危险。
说回此次捐款事件,其实余氏倘若能够第一时间就向公众坦承自己“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着捐助,笔者以为,公众未必不能够抱以善意的理解,然而,余氏却大耍太极拳,刻意回避关键问题,在舆论一再紧逼之下,才不得以迟迟抛出了一个某官员以个人身份背书的新闻报道,来证明自己“没有纳入一般捐助渠道”之捐助。请问余氏,您身为老师退一步之大师,难道就是如此含泪而欲公众相信您的真诚乎?
余氏,还是别把天下人都当傻子的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