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在他那本《从文自传》里,曾经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湘西那一片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土地;同样生活在凤凰的黄永玉则更是自由、萧洒、无忧无虑,亦无所畏惧的让人不能不感叹,凤凰的那片土地上究竟蕴涵着怎样的精神,流淌着怎样的血液?而日后的湘西王陈渠珍,用生命书写下自己的那本少有人知的《艽野尘梦》时,不也正是如露水一般的青春?
或许凤凰竟是连空气中都会弥漫出几缕生命中最原始的冲动和野性吧?今天,尽管表面上这种冲动和野性已被古城内旅游的商业色彩所遮蔽,但恍惚中,或许依然不难有所感受吧?只是,有谁竟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那野性所吸引和感染吗?
那么,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单薄,也太过年轻的于立生,是否就是其中的一位,因而他才会临时决定,暂时留下来?
于立生,尽管早已从太多的来稿中知道了这个名字,也经我手编发了他的许多时评,却是凤凰之行才首次见到其本人。也算是相聚了两天,但最后依然是陌生,彼此甚至没有交谈过。惟一的一次,随意走着的我在古城小街的人流里,与他擦肩而过,他客气的喊我一声田老师,我点点头,然后各自继续走自己的路……
擦肩而过,陌生依旧,生命中其实时刻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如果这也可以算作一幕的话,而恐怕更多的时候,它不是一幕,也不过就是一片叶,随意的飘落在风中……
直到要告别凤凰了,才知道他决定暂时不走了,要继续流浪在这座小城里。说流浪也仅仅是我个人对他生活状况一知半解的猜测罢了。
于立生的年轻是我此前没有想到的,从他的文字中猜象,他应该早已是过了而立之年了吧?可见一个人的文字也许常常会是其年龄及外貌的谎言。
说不清为什么,他留下来的选择让我的心微微一动,瞬间想和他说点什么。然而,终于什么也没有。
能说什么呢?……
或许每一次我们对生活的选择,其实也就是生活对我们的一次选择吧?
也许就在漫不经心中,你听到了一缕声音,不知道从何处飘来的声音,轻轻的叩打着你柔嫩的心灵,于是你想去寻找……
虚无飘渺吗?虚无飘渺那是只有理智的思考过后才会得出的结论。而对于心灵被触动的生命冲动,也许一切都是海市蜃楼,却又也许一切都不是。
于立生还很年轻,而年轻是会让所有不再年轻的人,在某一个恍惚的瞬间想落泪……尽管知道,即使可以再寻找回那曾经的年轻,尽管可以重新书写一次那一页又一页飘散的日历,也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因而会让这重新的书写变得毫无意义……
不长的几条小街都已经走过,凤凰却依然是陌生的,而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象都会自然的放飞,只是又会飞多远呢?或许不过就是从沱江河的这边,飞到不足一百米的那一边吧?
坐在河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算是感叹自己生活的不可救药。事实是,或许我们早已学会并且习惯了生活的按部就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或许人过四十,那就竟是可怜的连放纵的泡泡酒吧的本钱都不再有了……
时评,早已经是娴熟的技巧,娴熟的竟会使自己也感到厌倦……我们不再是创造生活,我们仅仅是在无可奈何的过生活。而生命,就这样逐渐完成着那一条早已注定会划下的,从生到死的弧线。
就要走了,“采风团”全体送一面锦旗给陪伴了我们两天的导游小姐,算是对赞助单位的感谢。规定动作总是要作,我们并且做得认真而真诚。
老杨抽着烟打起了鬼主义,策划寻找萍水相逢,又相忘于江湖的司马妹妹。一干人热情的鼓噪。或许,大家真正想做的,不过是在生活的死水中,掉落一枚小小的石子罢了。
青春,又清纯妩媚的司马妹妹,迅即逝去的偶然相遇,或许故事最美丽的结局就是那一次的萍水相逢,永远的相忘于江湖。如果真的找到了,那无疑是彻底的烂俗。
再见了,凤凰;再见了,暂时停留于此的于立生。今后,你有稿来,写得好,我用;不好,依然会如往日一般的枪毙。但我一定会想,你还会在凤凰吗?不在,又会去了哪里?
江湖,这是一个没有江湖的时代!而凤凰,也不会再有属于江湖的传奇了。告别的脚步,夕阳西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