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2024-07-08 15:07:31)
标签:

杂谈

文化

司徒雷登

分类: 叶天来诗联词集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读《“别了,司徒雷登”,他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五十八年前的今天,司徒雷登在美国去世。这位美国人,因为主席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而成为中国人眼中最熟悉的美国人。

司徒雷登(1876年——1962年9月19日),美国著名的传教士和外交官,是燕京大学的创始人。由于父母长期生活在中国,所以他出生于中国杭州,对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

1887年,在中国生活了11年的司徒雷登才返回美国,开始接受西方的系统教育,之后在美国工作并且结婚。婚后不久,割舍不断与中国的情愫,司徒雷登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开始在此再续前缘。1919年,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两所名不见经传的汇文大学和华北协和大学合并成为一所新的大学。合并后,司徒雷登亲自担任校长并给学校取名为“燕京大学”。

作为燕大的领导人和创始人,他为该校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国内外影响力,他四处募捐,奔走宣传,两三年间,燕大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教会大学。校内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更是名师云集,成为了中国顶尖的大学。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件”,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对此,司徒雷登亲自率领燕大学生上街游行,强烈抗议日本的侵略,强烈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干涉。1937年,日本的侵华再次扩张,司徒雷登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他继续发表着亲中言论。司徒雷登很快就被日军逮捕,在日本的监狱里长期被关押,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得以释放。

1946年,司徒雷登出任了美国的驻华大使。可惜,由于他本人从未从政的经验,外交贡献显得非常匮乏,在大使的位子上干得远不如他在校长的位上那么出色。甚至于,他在很多问题上搞得里外不是人,无论美国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对他颇有微词。

笔者个人也认为,不能简单的将司徒雷登符号化和妖魔化,这位半生岁月都待在中国的美国人还是热爱中国的。

1962年,司徒雷登在贫困交加中逝世,他最后的遗愿就是能安葬于倾尽自己半生心血的燕京大学校园内,这个遗愿一直都未能实现。在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安葬在了杭州半山安贤陵园文星苑,也算是成全了他最后的遗愿。墓碑上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原文图片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一生承学留芳誉,两岁为官被恶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