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宝隆文化颐美雅 |
分类: 梦之诗 |
书画界的良师益友宋宝隆
一个老头(原题)
作者:青年书法家李旺清
不知怎么的,本不应该用这个题目,但是,刚刚收到宋老师的微信,又让我回到思绪中。。。。。
一直以来我想写一篇关于宋宝隆老师的文章。一来他对我影响很大,二来的形像让我觉得很挺别,三来他所走的路将是我所向往的。
自从研究红楼梦,雪芹公对人物的刻画真的是太细腻了,从来让我再次认真留意了他。
宋宝隆,近接古稀,大连人。经诗书画传道,鉴赏古今名字画。本性豁达,常以弘扬国粹为已念。每日沉浸于书画艺术氛围中,谈笑风生,聊画斗乐,或歌或曲,无一不让抱腹痛笑,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有诗证:
人生豁达赛神仙
淡笑风声渡晚年
不为金钱迎脸面
只求随意画中旋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头带黑亮短檐贝雷帽,穿一件唐式排对大素衫。束着一条宽大马裤。脚登老北京布鞋。色如白面,眉如炭涂,眼似铜粒,晴似明灯,常挂笑于脸,时怒而不严。出语不凡,天生一脸睿智,全在眼上。平生智慧,尽在口中。典型一个东北老人家的风范。
又有诗云:
宝玉不如宝隆好
雪芹自是书上老
后人写得行里容
一段一情便知晓
三年前在来支钢老师画展中,得以相见识,起初并不在意,他亦不搭理人。或许不熟之缘故,同坐一台,只各自修行。幸而互留手机号,转为微信好友,得以时常网中相见。
我自是在微信中时时传递自己的作品,不论贵贱,只要有人买便出手,但是成交量不少,但是每天的收益但是有限的很。宋老师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正交淡的时候,是来支钢老师的广东下一次展,我在东莞展览馆里,不期而遇到宋老师。
画展还是原来的画,只是收获却是颇丰。我想结识来支钢老师,一早带着我的大徒弟刘国文去东莞展览中心等候,时间去得略早些,一个略胖的身影在我面前移动,我一眼认出,这是大鉴赏家--宋宝隆老师。踏前几步去打招呼。“宋老师,您好”。
宋宝隆说“小李子,你在网上卖得不错啊?
我说“我只是在努力,希望有机会向你学习”。
宋宝隆说“我现在很少收徒弟的,我考虑一下吧,你有时间可以到广州颐美雅来,我们那有古桂高老师在教书法,我可以按排一下的”。
之后聊了很多关于现代美术届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让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增添不少知识。
主持人,一直以为是不好做的,特别是那种没有主持搞,随意发挥的那种,每一次颐美雅办画展,几乎都是宋老师主持,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混乱的人群中,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着实不容易的。大家俱知,书法家和画家。都是颇具性格的,很多时候都是我行我素,一般都不看别人的眼色。宋老师总是可以妙语联珠的转移话题,牵动大家的目光,完成每一次展会开幕式。
开幕式后自然要稿赏工作人员和来宾。酒席中自然不能多喝,搞气氛总是由歌曲拉动大家的兴奋点。也幸好每一次有梁远东院长的助兴,一首“希望的田野上”一首“我的祖国”带来多少气氛,将每一次酒会推向高潮的。
除了展会,还是会带我们去写生,参加各种笔会。让我们这些书画家,发挥所长,四处传学与交流。交流多了喝酒也不可避免的,由于我的不忍,时常会帮他挡酒,帮搞气氛的。
一条短信,让我又刷新记忆。
在广州有这么一个大连老头,他叫宋宝隆,今年68岁了,现在在广州颐美雅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工作,听说这个人是个老玩童,我专门去拜访了他,请你接下来谈一谈他的印象。
收到这条短信,我已经写了不少了,我并不想删除我之前写的。说到宋宝隆老师,似有太多太多事写,只是思绪万千,文笔有限得很,并不能一一描述的,生活的点滴,但是生活,都写下来就有点流水帐了,若有文采还好,不似我,初入门,难以续长。故此,我特地采访了几位同行的前辈老师。
青年画家,文艺评论家
宋宝隆先生与我相交近十年,其为人豪爽,热情奔放,心胸阔达,广结善缘,上至达官贵人或者艺术家,下至三教九流乃至农民工,都可以跟他交上朋友。在他眼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善良丑恶之别,对于小人,他往往“四两拨千斤”,对其敬而远之;但对于君子和人才,他一向惺惺相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扶持。多年来他一直热衷于各种艺术活动,曾对诸多艺术界新秀,特别是对极具潜力的年轻书画家给予过无私的资助和栽培。因此,宋宝隆先生的人品在业界一直广受好评,更是得到诸多朋友们的尊敬和爱戴!
青年雕塑家,自由撰稿人,朱明如是说:
中国传统书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要有艺术家的不断传承与不断的努力创造,还要有收藏家独具眼光的收藏与已经细心呵护。不过,现在的收藏家多了一份功能就是要把自己所看重的艺术家向外界推广与宣传,因为这样的收藏家深深地知道:藏富于民的道理。这种富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价值财富,而是一种深刻的精神财富和。当然,这种精神财富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画家孙岩峰如是说:
宋宝隆,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公正,直接了当,有话说在当面,善解人意,铁嘴心软。宋宝隆,而且善于扑捉新鲜事物,在许多场合报露童心,人老心未老。他也有问题的:情绪波动很大,忽冷忽热。有时令人难解。
中国工笔家
宋宝隆是千里马,我经常拿他与艺术大师徐悲鸿相比,乐于助人善于发现人才,善待各个阶层的朋友。对画的欣赏具有独到的见解对艺术的态度严谨。引导画家如何深入浅出。是一位心底善良的老人。
听了这么多老师的分说,我觉得还是不够的。要了解宋宝隆,那就和他一起生话或是工作吧,他让你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一本百科全书。只有与他生活过的人才会真正认识他。而且每一次对话都是对知识的积累。老玩童?多快乐的一个人啊,我是小玩童吗?我想我还是要向宋老师多学习才行的。
宝真艺术凭心出
隆雅性情任画来
左起:叶天来、宋宝隆、李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