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壹佰肆拾柒)

(2024-12-25 16:00:42)

頁(壹佰肆拾柒)

    冬至祭祖相對于清明祭祖。《州乘風俗》載:“清明,比戶插柳枝門首以留春,迎城隍神于厲壇,多詣先人塚掃奠。”“十月朔,亦迎城隍神于厲壇,民祀先祖,長至公賀畢,拜祖禰(奉祀亡父的宗廟)如元旦,儀合宗祠。”我們今天的禮制不同於古代,因為時代在變,風俗禮制也會與時俱進。比如如今節慶至少在城市內不允許放煙花爆竹,因為是安全隱患。這冬至、清明也不能在馬路邊燒紙的,因為環境污染與失火隱患。試想一下,如今城市裡高樓林立,交通縱橫交錯,綠化帶綜合規劃,如果還按古時的風俗一成不變,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三頁是六七年七月生人,小時候所見的無城,據說與民國時的城市佈局差不多,直到九十年代以後,全國進行城市規劃調整後,老城街道開始逐步拆遷。記得六十年代末與七十年代初,無城的人是很少,幾乎沒什麼樓,百分九十平房,甚至有土牆草頂、土牆瓦頂。幾乎都是土路,只有西大街柏油路,很多大中都是石子路,只是老城的主要的老巷道中心是青石鋪成,因為歷經滄桑,天長日久,上面凹凸不平。那個時候,無城太空曠了,所以有太大的空地方,可用於逢年過節放鞭炮。儘管如此,還是經常產生失火,因為那個時候草屋居多,木制結構弄堂居多。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土灶,燒柴火,再加家裡房梁都是木制結構。一旦家裡著火,那一片房子幾乎火燒連營。時有這一片街道弄堂失火,那一片弄堂失火,一燒一大片,慘烈啊!所以說,城市不允許放炮竹與燒紙,是可以減少風險隱患的。但是傳統風俗,仍幾千年之延續,根深蒂固,要想徹底靜止,似乎也不太現實。比如山林中指定燒紙地點,陵園中指定的燒紙地點。

    所以風俗也要與時俱進,也不能一律取消,全盤否定。也不能照抄下去。得良好的東西還是需要保留,與時代不契合需要進行良性改造。這就如同老城,全部拆掉了,那就徹底看不到了。你現在的無城還有過去老城的影子嗎?還不是窮的沒有錢,如果富裕的話,先在外面把房子建好了,然後直接搬過去。把老城變成供遊人觀覽的古跡勝地。說真的,三頁剛上班時,每每星期天,就沿著無城的古巷轉悠,一轉能轉個大半天,什麼章古老巷、登瀛街、小東門巷、大陶巷、小陶巷,那巷裡大多數都是古代大宅院,以及古代弄堂,這種感覺四五十年後還魂牽夢縈著。二千年之後單位讓創建示範學校不得不遷至老城府。那個老ZF大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建的。裡面潮濕、陰暗。但是邊上還有XW大院,還是三進房間,最後一進是個兩層木樓。後來三頁讀家乘與州乘,感覺這有老城隍廟與老祠堂的三進結構,當然XW大院特別大,就老城隍原址上改進建成的。三頁在那裡上班有十來個年頭,每每閒時,就出來沿著不遠處的閣上鼓樓邊往小東門巷深處走去,那個巷從高處往下有些彎曲,坡度很大,巷的盡處就是前新街與後新街的交匯處。小東門巷的有名之處就是那個有很古老的錫安堂與清潔寺。三頁沒見過清潔寺在那裡,也可能早就改造成市民聚宅地了。也可能通過毀圮鼓樓城牆址的那條幽深的弄堂,不得而知。但是老錫安堂建築,三頁那可是見證它存在五十來年,直前幾年小東門才徹底拆的一個盡光。這對三頁來說,是否結束了小東門情結。

    回顧一下小東門情結,是否有絲毫意義?因為自高中畢業之後,伊人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從此離開小東門,那麼三頁還在小東巷裡轉,那豈不就是空轉,就像伊人高中時有裡繡溪公園裡背書,那麼自從離開無為在外地工作後,三頁就是一頭到晚在小東門巷與繡溪公園裡轉,也碰不到人家影子。伊人早就開誠佈公地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軌跡”。省城其閨蜜同學說,“你小J想人家,人家還看不上你”。 說的其實就是那麼回事,三頁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那他還是白念了書啊!可是有些東西是沒辦法的。其實某種程度上帶著這份執念,也就帶給了生命的渴望,而頑強地生命力。或者說,三頁說不打籃球就不打籃球了,得在別的方面搞一點名堂,至少伊人從無視到有視,那樣對於三頁來說,在伊人眼裡不就有了一點存在感了嗎?那麼活著也就存在著那麼一點意義了嗎?因為三頁一直視伊人為偶像,而無盡地崇拜!所以說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伊人一定認為三頁在一直仇恨,其實那並不是仇恨,那是對偶像的崇拜。因為崇拜,就一直有所牽掛,或者叫祈願。如果有一天得到了偶像的注意,那也就不枉為人世了。就這樣,一直努力了很多年,也自覺地學了很多東西,當然學的這種東西與工作與賺錢沒多大關係,倒是與研究州乘、家乘,乃至詩詞與鄉賢文化有點關係。這與那些所謂的文史專家的研究方向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月當樓,沒有人見過,但州志裡有載。有其濡北讀書處月當樓,其《題月當樓醉蓬萊》說:岳陽樓之恢弘,黃鶴樓之奇絕,千古卓絕。鳳凰高飛,鯨魚回游,我之月當樓與岳陽樓、黃鶴樓一樣嫵媚瑰麗。清澈河水匯合而流,神仙所居之昆侖山閬風巔,蜃樓高闕,相互倚峙。楚天之上,飛簷走壁,淩雲飛步。東漢末年,建安七子王粲文才出眾,譽為七子之冠冕,曾著述過《登樓賦》。青蓮居士李太白,被後人譽為詩仙,如果來到月當樓前,相信難題出妙處,只好擱筆作罷!神仙可以超脫塵世,長生不老。人如果能夠成為神仙伴侶,穿著紅色雲霞裁剪的霓裳,口齒中咀嚼著紅色的仙霧。唾沫不由自主地隨風飄碎,變成連串的珍珠,聯綴成詩歌甘露,(從天而降,世代相傳)。城闕廣寒,長夜漫漫。但願鵲橋能夠永遠相會,共同譜寫《霓裳羽衣曲》的序曲。塵土不能作梯登上雲霄,世俗只能空談誑語(憑空亂想),惟有對懸崖上所居住的神仙仰望崇拜。

    另《題月當樓·水調歌頭》大意是:超凡脫俗的境界,是建立一種虛無縹緲的精神狀態。整天隱居州城西北隅太平大王廟側月當樓,讀書作詩,不黯世事,獨自享受文字言辭之外的意境﹑情味,孤高而清淨。陶治完自然山水之後,返回塵世面對現實,一旦沾上塵埃,又生懷才不遇之凡心。剛剛尋訪名山高士飛回,身上古人所系佩玉還戴穩,那種閑雲野鶴般的隱逸之士生活,就被塵間喧囂驚擾好夢。只有倚靠直沖天際月當樓,才能超脫凡塵。無人到此與月當樓同駐,願與你一同翱翔天空。形容枯槁,面色憔悴,倚靠月當樓,眺望碧綠澄清的天際,拾取璀璨奪目的星辰。身臨碧海的深淵,飽吸月色的光華。城闕廣寒的高懸明月,從碧霞滿空的星空,降凡塵成侍郎之身。皓月當空,三山五嶽。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黃髮垂髫,與月同舟。願與神仙蕭史駕著紫色祥雲,遨遊於天地之間,吟唱佳歌山水,吹赤簫作鸞鳳之響,和奏與共鳴。仕途發展非人力所為,造物主總是嫉能妒賢。為了修煉成功、飛騰上天,親戚也會互不相讓的。但修禪是很講究佛緣的。努力尋找十分珍貴古書典籍,並奉為至寶來用功苦讀,其次又能得到奇人異士的指教幫助,一定會成就功名,編入史冊名次。即便九次醞釀的葡萄美酒,也不比此滋味濃烈鮮美。嘲笑癡呆的讀書人,憐惜有秉賦的鬼才,驚詫初得仙道的愚笨者。住在月當樓的最高岐上,寢臥起身,整束佩劍,倚靠青天。偶爾持琴揮臂,彈奏古曲。恰好此時有大雁飛過,漸漸消失於視野,從此岸飛向遠方容易,而從彼岸飛回也並非很難。淡泊寧靜,知足常樂,沒有什麼不可,高官重任只是胸中塊壘。

    其城西北讀書處“月當樓”,創建於明末崇禎年間。原址在州城西北隅劉季疃,原太平鄉大莊廟側,今無城鎮倉頭社區老村。月當樓,無為古代名樓,如今,毀圯地基,依昔可辨。根據祠堂地理方位:坐南朝北,前面西為月亮地,東為金子灘。月當樓的位置,大約在祠前左前方大約 50米金子灘上。據家乘載:“我族先世懶蠶公之侄石蓮公建有月當樓,以為子孫讀書之所,後因洪水傾圯,歷久未修。嗣後于道光十年(1835年),族眾斂費重建,其樓一新。”先公石蓮在明朝末建月當樓,據今大約350年左右。明末崇禎八大家孟蓮公曾作詞描繪過“月當樓”形狀,說有岳陽樓恢弘,黃鶴樓奇絕,氣勢有如鳳凰高飛、鯨魚回游。月當樓外有清澈河水,匯合而流。仰望月當樓,如昆侖神仙居“閬風巔”,楚天之上,飛簷走壁,淩雲飛步。感慨就是曾作過《登樓賦》“建安七子”王粲與青蓮居士李太白,要是到此月當樓,恐怕難題寫出妙處,也只好擱筆。清代時世澤公說小時曾見過月當樓,後在詩裡描述過月當樓毀圮舊址狀況,說走到月當樓舊址前不數步,已經是年久毀圮,起初村民把這塊土埂變為菜園地,後來在康熙末開始墾荒為農田。“月當樓”舊址所存遺物,僅保存祠堂的崇禎八大家“王季重”(王思任)題匾。白下(南京)老翁陳可公經此作詩憑弔,世澤公詩中說:月當樓廢址一片悲涼,早已不見昔日興盛的“月當樓”,似乎繼續有後世人憑弔家鄉這處“月當樓”舊址土埂。感歎孟蓮公作為明代卓越大詩人、“崇禎八大家”,卻被埋沒在已蛀蝕遺籍《月當樓詩稿》中。此處月當樓附近的茂密楓林,正在颳風下雨,在這片楓林祖墳的風水寶地,老天爺仿佛在為優秀先祖孟蓮公而哭泣。千古以來,歷朝歷代有多少卓絕詩人將思緒、情感寄託於詩詞中,但是前生、今生和來世都將成為過去,如同夢幻一般。無限塵煙往事都將成為虛無。即便孟蓮公當年位居“崇禎八大家”,也免不了消逝於歲月的塵煙裡,如同李白騎巨鯨隱遁成仙,從此杳如黃鶴,遙無音息,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是這皎皎月亮,仍舊象從前一樣照耀著環繞“月當樓”旁的清清小溪。

    三頁之所以在方志與家乘乃至鄉賢文化及詩詞文化的研究下了那麼大功夫,是因為彌補沒有人真正研究它之空缺。三頁也有責任還原真正的研究補缺。也就蠊,三頁是想在伊人跟前證實自己,並不是其想像中那麼一無是處,也不想省廳同學眼裡那麼不堪。三頁所所學所研究正是如今現實社會所欠缺,既不能用來賺錢,也不能沽名釣譽。並不像伢子那樣學什麼金融碩士,學什麼MBA工商管理,讀什麼多語種翻譯學位(英法西語),幹什麼新能源專案管理經理(主任工程師)。三頁也不懂。這伢子也夠折騰的,在山東曲阜師範大學,到蕪湖奇瑞新能源,再辭職上外讀MBA,再交換到法國讀金融碩士,期間讀了多語種翻譯學位,再回國到吉利對外研究院,下一步估計又要西部網紅城市闖一下。一天不得消停。也不知道是怎麼個道道子,幹幾年退休了,三頁準備幹車子去“陪讀”去。當然這是個氣話。就這麼個伢子,再怎麼折騰,也不能買賣不見面是吧。走一步是一步吧,再也不用找工作找三頁麻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