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壹佰贰拾)

(2024-09-09 16:19:47)

頁(壹佰贰拾

   頁平生夢寐以求的就想獨有一個書房,可是年近六旬,還沒實現這種願望。不能實現是有現實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這樣說吧,如果大家都對讀書沒興趣,因為都以柴米油鹽為生活的主要大事,那麼其餘的不吃飯的買賣那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況且這商品房本就房間面積窄小,除了一張床與一大衣櫃,也不能夠添其它的物件了。如果有多餘的小房間,那也只能儲物間而放置雜七雜八的物什了。三頁這也是沒辦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惟有把單位的辦公室辦公桌是為自己的書房了。當然這樣的書房只合用的,儘管如此,除了上班的工作時間,還有不上班的業餘時間,可以充分利用了。只是這一旦六十退休後,還能享受這樣的資源嗎?三頁嗜書如命,燒鍋的在三頁搬家時,幾乎賣掉了三頁的全部書,好在三頁忍痛割愛,從中選一些古文與文史書籍,也算是漏網之魚了。這些書只能放儲物間了。燒鍋嫌戰術面積擋事,心心默默想再賣掉這些書,這無疑等於要了三頁命。可是勞動人民又怎能理解讀書人的糾結呢?所以再怎麼保護,也終不會保住的,除非代代讀書人書香門第。這可能嗎?人以食為本,豈能人以書為本?這怎麼可能呢?只能保一天書是一天書了。

    三頁很羡慕十四世紀孟蓮公晚年為自己為濡北建了二層讀書樓,自號為月當樓。“崇禎八大家”孟蓮公曾作詞說:“月當樓裡收藏了讀不完的陳舊書籍,陳列在書房的角落裡,堆積如山高。一場秋風塵雨,使屋子漏象篩子。滿書架充滿塵埃的詩卷繕本,從屋頂漏下的掃風雨打濕。哪有心思重新收拾整理這些被打濕的書架上書籍。卻只想把這些打濕書籍,隨意扔向房間沒有安置什物的角落,尚且不予處理安置它們。屋頂漏雨,使收藏的書籍無以置身,為此怨恨懊惱,惶悚不安!於是斜靠床榻披覽欹案(讀書時用來托書的懶架)書卷,恍忽間進入睡夢中。夢中見一客人過來,和我拉肩搭背地親密交談。交談結束後,就獨自打開門離開了。我醒來起床後,出門到外面向四周環視。舉目之間,惟見到天邊單獨飄浮著雲片。在此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季節,想到自己之前曾寄人籬下,客居他鄉充當他人幕僚清客,並產生思懷故鄉之情。不知遠處那個村落中響起了舂米的碓聲,遙遠鄉野農家炊煙之間,聚積著雞狗在爭食秋稻收割後殘存的零碎稻黍。鄉野村莊,桑樹水灣,秋陽斜墜。忽然想起今天已經是九九重陽節,於是趕快燙酒飲吟,先去賞看村頭祖地的楓林紅葉,今天吟詠重陽的詩詞句子,等過完今天重陽節飲酒賞秋之後,明天作詩填詞再把它們補寫出來。”

    三頁因為退休後沒有獨立的書床而苦惱,於是夢中因為無書床而遊歷四方山水,山為枕,舟為床。這一天,經牛家橋、龍口、朱備,至青陽縣城,右納東河來水,北流經園橋、童埠,繞童埠圩於兩河口匯入七星河,集水面初進九華山,陰雨綿綿,晦暗不明。次日雨停,稍微放晴,才得到放眼遠望的機會。九華山下大通河水清晰如碧綠的錦袖。山中芙蓉峰(華崿峰),崛起並聳者五,清秀如五朵蓮花。芙蓉峰倒影如同臥躺皺彀的藍天碧影裡。對著水鏡的孤獨倒影,何嘗又不顧影自憐?蓬鬆亂髮象飄浮縈繞的雲霧,遮掩著九華山奇秀山峰的水中映影。黎明雨後轉晴,山路泥濘光滑,沿著天穹的陡峭竅隙向上攀爬。九華山鐘靈毓秀,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如鳳生六像九苞,眼前奇秀山崖陡削碧綠,如同陳列的蒼翠碧玉,令人身心氣爽,耳聰目明。

    九華山,相傳漢代竇陵陽子明煉丹升天成仙之地,稱陵陽山,名陵山,舊稱萬壽山、三臺山,南朝梁代稱九子山。九十九座峰如同蓮花(芙蓉),實際又豈少於一千葉蓮花葉瓣?蓮花葉瓣高低不同,層次分明,參差不齊,錯落有致,共同襯托在一個花萼之上。昔唐李白游此九華山作“昔在九江上,遙想九子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道士、僧人登入九華山的縹緲仙峰而煉丹修道,羽化升仙;參禪打坐,修煉成佛。佛刹禪房就端座停留在形如蓮花的九華山蓮蓬(僧人居室)處。

    我們在峰戀雲海中移動,在山崖洞竅中轉折,一雙大腿幾乎氣力用盡。山崖怪石懸在人上空,心生膽懼不敢歇息,腳步匆忙往上爬。處處高峻聳立的懸崖山峰,如同紛紛對峙的連接十指。盤曲牽引在山崖之上的松柏,如鳳凰松在山中閔園,樹高七米多,胸徑一米,樹齡約五百至七百年,樹形酷似展翅欲飛的鳳凰。似竹筍一樣豎立,盤根錯節的根筋如同枯老纏曲的藤蔓。五位老文友攀登至九華街,在此老街酒鋪歡聚飲酒。九華街是一處平均海拔約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聳翠,碧綠色猶蓮花般諸峰,如環山城牆一樣牢固包圍九華街,就如碧綠明淨天空中的羅裙,那不就是三頁心目中大長腿美女絲羅制的裙子!懸泉瀑布,轟聲陣陣,有如雷鳴。飛濺到岩石所發出劃破天空的破裂聲,宛若石樑斷裂的聲音。經過瀑布下麵,踏著石頭騰躍過水,瀑布飛濺在岩壁彈出的雨點聲,如敲擊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神鼓的鼓點聲音。翠綠萬竹上生出的竹粉,映在深澗之中,仿佛覬望映到碧深澗潭中的身上脂粉。中午竹林在晴日停雲之下,被日光烘烤而散發出竹香。“閔園竹海”,夙為山中一景,楹聯曰“竹海飛鳳,五溪騰龍,靈物翱翔朝佛地,天臺晨曦,舒潭水月,神光輝耀印禪心”

    晴天白雲之下,懸泉瀑布從空中飛入清澈碧綠的深澗之中。據傳“李白住九華,每賦詩畢,輒往西澗,行吟遣興”。從地藏寺後小門登雲峽,兩邊巨岩如門,至“天臺正頂”(天臺峰頂)只容一人通行,道路極其狹窄閉塞。右邊岩上鐫有“雲峽”二字,左邊岩上刻了“一線天”三字。此頂是觀日出、看雲海之最佳處。“天臺曉日”,夙為九華十景之一。自古有到九華山“不上天臺,等於白來”之諺,即指此處。天臺正頂(天臺峰頂)上“地藏寺”,是全山最高的寺廟。又名“地藏禪寺”、“天臺寺”。其中居有一個龐眉隱士,人們說已有一百零七歲高齡。相傳金喬覺曾隱居此頂。留“地藏洞”(金仙洞)遺跡。此頂乃佛教徒朝拜金地藏聖跡之所在。此峰南崖壁上鐫有“一覽眾山小”、“中天世界”、“非人間”等等題刻。地藏寺始建于宋代,明初曾重修。天臺峰翠嵐臺北側有“長生洞”面積十二平方米許,砌有洞門,洞門兩邊石壁刻有楹聯“長生同日月,古洞似乾坤”、“禪門深似海,佛法大如天”。

    天空極高處之峰頂天臺正頂(天臺峰頂),強烈勁風往上直逼。雲霧霞氣彌漫在天地門戶之間。天臺峰頂乃山中盆地,被四周青峰聳翠緊緊環繞。仿佛被封閉在雲蒸霞蔚下的青山石臼。天臺峰頂有地藏寺與大鵬聽經石。傳說曾聽金喬覺講經。金雞石,傳雲曾為金喬覺報曉。“誦經立頑石,舊錫化靈山”。金喬覺身臨在此,嘯月吟風,以奇峰山峰之雲母(美石)而作為乾糧。九華山美麗奇妙的青蔥山嶺,正是為超凡脫俗修道者提供修煉情操的歸隱之處。讓謝眺白首相知而歸隱來此安穩地熟睡。思能青蓮、謝朓縱情山水,且登往肉身殿西南“小天臺”(正名“明心寺”,又為山地名),而初霽縱眺,放眼雲霧山巒,则楹聯雲:“澄江靜練,余霞成綺,低首五言詩(謝朓有‘澄江靜如練’、‘余霞散成綺’,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 。試問那謝眺宣城(曾任宣城太守),留多少才子風流事蹟;御手調羹(唐玄宗為青蓮調試羹湯傳說),帝妃(揚貴妃)捧硯,沉香(唐代皇宮中沉香亭)幾日醉;都不及暹羅渡海(金喬覺來九華山),早識破榮華富貴迷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