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叁頁(壹佰零陆)

(2024-08-20 10:32:39)

頁(壹佰零

    叁页家族中的十六世祖和他们后人的诗词作品,也许就是家族诗坛最后的华彩乐章了。家族诗词发展几个阶段中,康乾时期是家庭诗词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枫山公、国时和世泽祖孙三代的诗词成就,以及他们倡导的诗社在家族诗词发展确立了地位与作用。十六世祖诗词代表人物为枫山公。枫山以后数代英才辈出,尤其子国时与孙世泽对无为文化事业,尤其诗词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枫山公名志显,号骏声,号枫山,父约庵公为稺莲公长子。稺莲为崇祯八大家孟莲堂弟,家族《家训十二条》执笔。枫山公出自书香门第,他们这支薪火相传、人才辈出。枫山在家乘诗集中诗作《寿恒斋六十,庚子九月》《谱事将骏,为诸族长并家严志喜》《除夕拜先严慈像兼以勉子(三首)》。诗题主题多叙事,似有些严肃。

    枫山公是家庭康熙四修家乘总编。家族在康熙年间修过两次宗谱,康熙四修在前一次基础上,充实内容和提高可信度上狠下功夫,规范家族编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两次修谱仅相隔45年,工作难度与强度可想而知。《谱事将骏,为诸族长并家严志喜》写枫山公完成四修谱事后,急于向族长和父亲报喜时的喜悦之情。“青缃杨祖德,白简训今人。花发文通笔,藜燃太乙灯”两联对仗工整,用典恰当,足见功力。诗歌大意:几百余年家族历史的宗谱续修工程,在太平盛世里终于获得了预期结果。宗谱的籍册,光大了祖辈的功德,谱中祭告祖宗的家规文书训诫后人不断进取。家族的文人似百花齐族,花团锦簇,文通孔孟,才通经纬。但他们仍在太乙(约庵公)吹燃藜杖之传授下,不断续油,挑灯夜战,发愤苦读。自从宋代苏眉山(苏洵)创建家谱体系后,后世还有谁把续谱事业继续下去。如今我有幸地告诉人们,我们安徽无为家族有幸在家尊总领下,群策群力,共襄盛举,终于在本朝将宗谱续修完成。

    又志显(骏声)《除夕拜先严(约庵公)慈(赵孺人)像兼以勉子(三首)》得知,枫山晚年双目接近失明。诗中对其父的思念情真意切。如“何当一旦盲于目,觌面难瞻往日容”和“先灵应恨儿身废,纸上仪容未许看”,两句连读,眼泪夺眶而出。诗题中“兼以勉子”细读诗句,领略诗人匠心。无为家族以道德为本,以教育存身,枫山公以孝道勉励子孙,虽说“难呼弟子启子窥”,欣慰其子国时、孙世泽和曾孙邦柱延续和扩大先视野和格局,成为“亢宗”好子孙。枫山公类似思念亲人诗在家乘诗集曾孙邦柱诗中也曾得见。

    又 《除夕拜先严(约庵公)慈(赵孺人)像兼以勉子(三首)》大意:黄泉路上茫茫一片,两地相隔几重天地。彼此只能在梦中相见,惟有在瞻仰先严(约庵公)遗留的诗文书画中寄托哀思,抚慰灵魂。何妨一旦有一日真的年老体弱,耳聋眼瞎,就是想站在先严、先慈的遗像前,也难以瞻仰二老昔日的容颜。老眼昏花,视力已经模糊束清。除夕前往先严(约庵公)、先慈(赵孺人)遗像前行礼叩拜,因行走困难,不得不让人携扶。只有到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方才醒悟侍奉双亲的力不从心。先严、先慈的神灵,应当责怪儿拖着病休,不能行动自由地向二老祭拜。因此,摆在香案上的二老画像,一定是在惩罚我的视力不清,而不让儿看见。在人携扶下向先严、先慈的遗像前慢慢走去,如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小心翼翼,惟恐有失。好不容易完成向二老的行礼叩拜仪式,才终于得以全身而退。敦伦礼教认为人的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一丝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亲生我时那样。儿的双目失眠,真的是对授身父母的大不孝啊!在老人们健在时,做父母的应该多招呼子女经常探望他们。

    又《寿恒斋六十,(雍正)庚子(四十二)九月(1720)》是祝寿诗。诗中寿星恒斋公年长枫山公三岁,为枫山公堂兄。家乘中有恒斋公生平传记。恒斋公是家族四修家乘总局(总负责人),而枫山公则为修谱总编,即文字工作主要负责人。他俩为工作好搭当。诗写他俩诗词艺术方面志趣相投好兄弟。这首近四十韵的五古长诗,详细叙述他俩从启蒙读书后几十年文字交。全诗大意:早年逐鹿文坛,崭露锋芒,在科举考场上,名声传播江干。对兄弟和睦相处,就如志同道合的朋友。情意深厚,如水乳一样融洽无间;品行端方,对兄弟多方帮助与照顾。公比我小三岁,意气风发,天赋异秉,超凡脱俗。公挥毫疾书,如急风暴雨,水银泻地。面对这样的场面,经常让我局促难堪,自惭形秽。而公除了文才出众,在含窗苦读之余,还有尚武的嗜好,被称作统领万人之才。每阔别三月有余,书信往来频繁,从不嫌多。每次金陵举行科考,我们结伴乘船,泮游于秦淮与淝水之间,出发行装,几乎同样装束。登高远望,互相携扶。寝卧起居,同床毡褥。朋友结伴同游,推杯问樽,不拘形迹,超然物外。种种儒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我刚满四十岁时,曾在西书房蒙受了公的叮嘱。十年同窗伴读,互相探讨疑难,交换读书心得。兄弟情投意浃,不分彼此,恣意无忌。经常交流文辞到深更半夜。经常为做诗限时填韵,以刻度数于烛,烧以计时比赛。同寝在一床帐,经常交流到半夜。无论是冬天寒冷结冰,还是夏季潮湿闷热,都毫无倦意。那时,我们年青气盛,身强体健。其乐融融,天性无拘无束,无思自我省察。之后,虽然暂时分离。但一旦对方家中有事,或生活上出现变故,必定前往看望与嘱咐。相互看着对方的子女逐渐长大。经常探寻访友,一起对弈几盘围棋,交换一番时事局面。时过境迁,岁月流逝,渐渐成为二位老人。但是交往从未间断,以文会友的风姿雅态依然延续。公早已脱离了功名缰索的束缚,隔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知足澹泊,荣辱不惊,安天乐道。而我依然贪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功名。总梦想带着绳索之箭射中上空的天鹅耙心,追逐仕途名利。人生失意,潦倒落魄,道路坎坷。生活不顺利,郁郁不得志。冥冥之中,好象总处于困境宿命,藩篱禁锢,处处撞壁,进退维谷。时至今日,我已经六十有余。头发逐渐稀薄,鬓发斑白如雪,渐渐衰老之态。如今察看巡行,总是老眼昏花,容易迷失方向。牙齿不好了,看别人吃粟子又咬不碎,一片徒劳啊!时过境迁,岁月久远,回忆年青时候的快乐时光,当初诸友又怎能重新换回。唯独公身体还象以前一样健康,晚年豪迈的激情反而更加旺盛。公习惯临近水边察看深潭里的鱼,饶有兴趣,吟诗作兴。还经常抄行近道爬山,兴味盎然。公家中经常客朋满坐,一整天在楸木棋盘上下围棋,大声畅所欲言,争论不休。打开盛装好酒的陶罐,推杯问樽,诗词作兴,从大白天一直饮到天色昏暗。最近以来,公的书法造诣愈发精到熟练。在诗歌的韵律上,继承与效法前人基础上开拓创新。轻轻地磨墨、慢慢地铺展开宣纸后,便能铺陈辞藻,施展文才。挥笔疾书,走笔如飞。遒劲有力,浑然天成。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词歌赋,引经据典,老年气概气贯长虹,豪迈雄浑。言语举止,超凡脱俗;安身立命,自足常乐,充分享受舒闲安逸的晚年生活。举杯敬贺公今天晋升六十高寿,可喜可贺,大寿一定要破费好好操办,用费千万不能太节省。公家道中兴,人丁兴旺。围绕膝下的子女,如泉涌向上沸腾。人才辈出,如玉石一样璀璨夺目,琳琅满目。书院考场名列前茅,朱笔附属花名簿籍,是可以雕塑的再造之材。公的子孙,如从树干长出的嫩枝,兰草上萌发的新芽。澄清明澈,面貌一新。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正时蟹肥体壮的时节,蟹螯就象张开的弓弩。公就象归园田居的陶渊明样,建造培育与观赏菊花园圃里,金色的菊瓣倚附于碧玉翠绿的花茎上。在此良辰吉时,向公献礼祝寿。适值其时休假闲暇在家,好好在此衔一口“醽醁”绿酿,反复咀嚼体味,细细品尝它的妙处。倘若不嫌弃我醉醺迷离,神志不清。就让我们兴致盎然地赋诗饮酒,久别重逢地叙说旧情。借此作乐,童心未泯,聊以慰藉,岂在乎世俗桎梏束缚?如果说要实现没完成的人生抱负,就请我们勉励促进年青的后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