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2023-08-12 08:32:41)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由姑妄之言,由之而想到“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关于“姑妄言之”,网上查了一下,似乎出自《庄子·齐物论》有记载,而宋代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亦有关于苏轼被谪黄州“姑妄言之”所说。姑妄言之大概是姑且听听,不必较真的意思。相当于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意思。可以现实中听着听着就当真了。就比如说《红楼梦》的故事,你当真就以为曹公是姑妄言,而你就姑妄听之吗?就如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鲁公当真就是姑妄言之,你就甘心姑妄听之吗?还有鲁迅《祝福》的禅林嫂,以及《药》里面的故事,真的就“姑妄言之,姑妄听之”那么回事吗?再“姑妄言之”的事,一定都还是无中生有、无缘无故的,它必须有现实参照的影子,它自然有其内在存在的因素。而幸运又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而悲哀也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庆幸的是,大苏被贬谪到黄州后,还会那么直言之谏吗?不是有么一句诗吗?越来越玄乎了,让人读不明白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横看成岭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诗也越来越寓意,说不清,道不明,说得不太明白,写的越来越模菱两可了。诗也越来越诗意,越来越朦胧,越来越飘逸: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至于那篇千古飘泊不定之潜意识深意词《水调歌头》,于时代背景及仕路历程就不可再说得那么明白了,亦同如那首《怀渑池寄子瞻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由“姑妄言之”,想到了诗无达诂,诗不必说得那么清楚了,说的那么清楚就不就诗了,你得字书的有张力,你尽可以发挥想象力地”姑妄听之“往深了想就是了。从屈原的《离骚》,再到郭沫若的《女神》,直至余光中的《船票》,那一个能说得那么明白。说的那么明白,那还有思考的必要吗?你说什么是什么就是了。所以说,庆幸的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幸的也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非把话说的那么明白干什么,那大苏即使诗写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照样从中寻出珠丝马迹,而深陷于“乌台诗案”,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惶惶而不可终日吗?说得还不算模菱两可,还是让窥出端倪,看出心思吗?所以说,再怎么“姑妄言之”,也不是无根无凭、无缘无故的,就如那句话:“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亦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正所谓鲁迅、郭添若那批文人高级就高级在“姑妄言之”而让你“姑妄听之”。余味无穷,袅袅氤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曰“三月不知肉味也”。也许于文学造诣来说,“姑妄言之”是为至高境界,而“姑妄听之”也是为人生的至高境界。真的把它当回事未必是好事,不把它当回事未必就实际。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非此及彼也。到此为止吧,不要指望什么,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还是不是你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