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 万全席家窑-庙儿沟店

(2018-01-08 21:45:10)
分类: 长城

     去年的10月初,曾与几位墙友自驾来到万全,走了席家窑到羊窖沟的这段长城,完成了与西面桃平的对接。然而,与我的设想,由此到张家口大境门的连接还遥远无期。之后就是被迫两个月的休整,一直到了12月的中旬才又开始恢复,完成了三道关到角山、板厂峪西沟到杨来楼的对穿(详见http://baa.bitauto.com/drive/thread-14737020.html) 。眼看到了月末,感觉天气温度尚可,于是约了黄教授、老吴和厚德载物夫妇一同再次来到万全,继续从席家窑沿长城往东北方向前进。这次的计划依然是用两天时间,完成从席家窑到庙儿沟店的这段长城的探访。

    23号一早出发,沿途接上黄教授、厚德夫妇和老吴。走京藏高速向怀安进发。上了车才知道之前黄教授曾经走过这段长城,于是就改变了之前我计划要走的上山路线,直接按照黄教授的引导去了离长城最近的牛儿湾附近的长城。因为有了“向导”,所以不到10点就来到山下了。由于黄教授已经走过,所以他就不再与我们一同山上,而是约好时间到席家窑去接我们。

    这里距离长城真的很近,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长城边上。长城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冷,由于不断地上升下降反而倒是觉得有些热。这段长城依然属于下西路长城。向左就是席家窑,上次我走的方向,也是今天的终点。来到墙上砌的墙体,多数还算连贯。烽火台多以方锥型为主,基本都有包砖。

 


 


 

这个烽火台是明天我们将要去的,往左就是席家窑。而向右就是庙儿沟店。

 


 


 


 


 

上图:永宁东台,据说此匾前两年还嵌在烽火台上,而现在已经被扔在了地上。上面有被拓过的痕迹。曾在省志见到称为“永安东台”,几个人研究了一番,总觉得像个“宁”字。

 


 


 


 


 


 


 


 


 


 


 


 


 


 


 


 


 


 


 


 


 


 

    下午两点多就来到了要下撤的那座烽火台近前(见上图)。这里10月份已经拜访过了,上面的匾额不知所云。再往前不远就是平庐台。下撤点就在两座烽火台之间。这段长城只有两座带匾烽火台,一座就是前面讲过的“永宁东台”。

    三点半就下撤到了停车的位置,此时黄教授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等到4点,只见他从山上下来,原来他也是沿着我们下撤的路上山去了,不过与我们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所以没能相遇。

   晚上入住怀安县城。怀安的住宿和吃饭比冀东那边要便宜得多。但条件却并不差。也许是冬天的缘故吧。


     次日一早,依然从牛儿湾村进山。由于昨天在长城上看到了一条能够开到山上的路。所以途中又走了几个岔路,去寻找这条路,结果也未找到,只能又回到昨天上山的地方。这次黄教授与我们要一同上山,只不过来到长城边上,我们向右奔了庙儿沟店方向,而他向右去看看昨天发现的那条路到底通往哪里。之后再看车去庙儿沟店去接我们。

    上午九点半,又来到了昨天上墙遇到的第一个烽火台山上的风比昨天明显的大了许多,但是只要走在墙里会明显的减小,尽管是残墙断壁,但这道长城的防风能力还是非常明显的。

 


 


 


 


 


 

    要说留存最壮观的当属上图的这座包砖敌台。这是位于威远西台南面约300米的骑墙台,方柱梯形,东侧距地面约8米处有券门,门下两边各有石质水嘴,也可作为挂软梯之用。门楣上有一石匾,可惜字迹风化严重,已无法辨认。顶部垛口也残缺不全,垛口墙下还留有出水口。仔细看来不难发现,这段长城的圆形台体损毁严重,而方锥形留存相对较好。(见上面三图)

 


 

威远西台

 

威远西台

 

    威远西台,圆形包砖,条石基座,只有南面还留有包砖券门其它方向皆毁。内有直上直下的砖道,门楣上嵌有石匾上书“威远西台”。这是台匾上字迹最清楚的一块(见上面三图)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门: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补偿:0EV 焦距:135mm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门: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补偿:0EV 焦距:115mm


 

    威远东空台,圆形包砖,条石基座,南面有券门,内有直上直下的砖道,门楣上嵌有石匾,上书“威远东空台”。除了通道未见有其它空处,不知“空”从何来。与之前几座圆形实心台不同的是,券门口有一摞砖,看来早已有好拓者来拜访过了。(见以上三图)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门: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补偿:0EV 焦距:135mm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门: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补偿:0EV 焦距:135mm

永安东台,圆形外包转,台匾以上全毁。匾额左侧依稀可见万历三十二年字样。(见上面两图)

 


 


 


 


 


 


 


 


 


 


 


 


 


 


 

     西孤山高台。圆形包砖,下有券门,结构与西孤山台相同。南侧台匾字迹,疑似是“西孤山高台”。其余皆毁。(见上面三图)

 


 

    西孤山台(上图),圆形石砌包砖,底部有券门,内有直上直下的砖砌通道,门楣上方嵌有“西孤山台”石匾。门两侧有砖砌残墙。(见上图)

 


 

万里长城的文保碑就立在西姑孤山角下。再向东就是数公里的夯土墙体。(见上图)

 

由西孤山下来墙体变成了夯土墙,绵延3公里多一直抵达庙儿沟村西面的鱼儿山角下。(见上图)

 


 

    与墙体平行的铁丝网下,有一条碎石垄与墙体平行向东,貌似双墙结构,想必是为了加强此处隘口的防御所筑。只可惜人为的破坏,让石头墙的寿命远远不如土墙那么久远。(见上面两图)

 

上图是位于沙河东侧的镇河台。方锥形,包砖已无。

 


 

县道401是洗马林通往尚义的,镇河台就在县道的边上,归万全所属。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f/10 快门:1/100s 感光度:125 曝光补偿:0EV 焦距:135mm

    东边山上舞动的风车将是我下次要去的地方。长城由此开始向东,之后再分两路,一条奔向了张北的天路,那里有比明长城还早的长城。而明长城则向南去了张家口的大境门。

    下午两点来到公路边,这里也是万全和尚义的交界处,黄教授早就等候在这里了。途中又到洗马林堡里转了一圈之后,便踏上返京之路。


    长城,对于我来讲,虽然喜欢,但毕竟只是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也不会给自己制定什么长远的规划,能走得更多更远一点就已经很满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