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9 11:57:19)
分类: 科研任务
精彩项目成果展示 撬动学习方式改革
——菱北中心小学举办项目化学习成果展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运用驱动型问题引导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对核心知识进行重建,将思维迁移的一种学习方式。5月27日,菱北中心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最后一项活动——语文组项目化学习成果展正式在报告厅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共分三场进行。
三年级的“节里欢乐多”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展示的是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理解。汇报开始前期,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运用所学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劳动等学科的知识,对经典的中华传统节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行动。汇报当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了他们对元宵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汇报的内容深刻而全面,从节日的来源、节日的习俗、节日的食宿、节日的传说,到节日的意义。汇报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舞蹈、绘画、诗词吟唱,展示了孩子不同的特长,也让现场聆听的学生享受了一场传统节日的文化盛宴。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四年级的“诗游中国”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呈现的是学生以“诗歌中的中国”城市导游的身份,借助诗歌中出现的地理元素进行探索,整理出的“诗游中国”项目实施流程图和成果展。有的小组带领着观众游览了诗词中的杭州、扬州,有的小组以“山岳”为主题,展现了诗歌中的壮美山岳,有的小组还采用“城市+诗人”的双线模式,例如四年级二班以诗人李白的诗词为线索,带领着听众沿着诗人的足迹一路游览;四年级四班的两个小组则分别汇报了成都和杜甫密不可分的关系。“诗游中国”项目化学习融合了书本知识与户外课堂,在搜集资料、主题学习、综合展示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五年级的“字从遇见你”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展现的则是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探索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了解汉字知识,弘扬汉字之美,在活动开展之前,学生即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炼出研究的方向,然后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现场汇报展示会上,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小组们准备充分,精彩纷呈。PPT演示、情景剧表演、书法作品展示等形式多样,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等内容丰富。孩子们顺着文字的记忆,寻找汉字点画间留下的痕迹,感受中国汉字之美,体会汉字之趣。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20220527课题展示

精彩丰富的项目化学习背后是老师们辛苦的前期组织。从四月开始,语文组的老师便开始围绕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展开了集体备课,提炼驱动性问题,拟定项目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语文老师又将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任务与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有机融合,活化知识,引导学生展开持续探究。
本次项目化学习成果展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研究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调查、展示等综合素养能力,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项目式学习是菱北中心小学语文组撬动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一个参与研究的学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
(撰稿人:王双姣 审稿人:刘岳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