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举措加快落地,市场主体提振信心
(2022-12-11 13:24:08)住房公积金缓缴延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本月初,《北京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发布实行,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力稳就业保民生等四方面推出12条助企纾困措施。“新12条”出台后,助企纾困一系列措施迅速落地,增强了企业和员工战胜疫情、恢复发展的信心。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多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本市先后出台了《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45条、《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34条、《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27条等政策举措。
“新12条”对照国家近期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提出本市落地措施,比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同时衔接拓展原有助企纾困措施,对社保费缓缴、扩岗补助等做了接续安排。比如,实施动态调整“白名单”管理制度,对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做到应办尽办,切实做好接诉即办服务等,充分延续和放大了原有政策效应。
针对企业相对集中的诉求,“新12条”还推出一批新举措。比如,出台“北京版”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拟对高精尖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2年。仅“融合发展领域企业项目贴息”这一项,预计引导银行发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约30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此外,“新12条”注重政策落地落实,每条措施都明确了责任部门,需明确时限的措施都明确了时限,能直接发布实施的措施直接发布实施、不再出台配套细则,便于政策抓紧落实、加快见效。据了解,“新12条”发布后,本市各区积极响应,迅速出台“新12条”落实指引,逐条明确责任单位。截至目前,东城、朝阳、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房山等区均已出台“新12条”区属落实指引。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中央明确要求,加快经济恢复重振,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是方方面面的迫切愿望。面对新的形势,北京在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的同时,及时出台助企纾困“新12条”并迅速落地见效,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并为推动北京经济持续恢复、回稳向上提供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