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服务稳就业,“一对一”帮扶暖人心
(2022-09-19 11:31:51)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业稳,民生保障的根基就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就足。今年8月以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统筹推进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专场招聘活动60余场,采集发布就业岗位近2万个,帮助1.4万人实现就业。
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下半年以来,针对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就业复杂严峻的形势,北京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快速反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效应对,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做实做细保就业、稳就业各项工作。
保就业、稳就业,重在精细精准、贵在精细精准。稳就业是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广覆盖,惠及更多就业群众,同时还要精准对接、精细服务,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暖心活动”以“援助暖民心 就业解民忧”为主题,以长期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等困难人员为重点对象,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活动。
为落实落细“暖心活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做到“五个一”:用好一支队伍,发挥全市8600名就业服务专员作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就业帮扶;健全一套台账,定属地责任、定帮扶举措、定完成时限;精选一批岗位,采取专场招聘、直播带岗、平台推送等方式提高帮扶实效;落实一揽子政策,用“直补快办”模式,补贴直接到人、到企;强化一系列保障,实现人力社保服务“全城办、同标办”,兜牢民生底线。
全市各区挖掘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海淀区细化3539名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台账,专人联系帮扶;通州区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等构建“云端服务”体系,开辟“线上+线下+直播”服务渠道;大兴区建立1168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电子跟踪服务台账,开展“一生一策”精准援助…… “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举措实现了就业供给、就业服务的精准对接,温暖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心。
稳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就业面临持续承压态势。总体来看,无论北京还是全国,目前就业形势都在好转,但任务依然繁重,稳就业须臾不可放松。就业是民生之本。只要牢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百姓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扩大市场就业供给,就一定能以“稳就业”稳稳托举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