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业务“打包”通办,灵活就业真是便利
(2022-08-12 10:46:04)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便利度,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发布通告,本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和个人就业登记等业务申请入口及相关后续服务已完成优化整合并成功上线。即日起,登录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灵活就业“一件事”即可实现打包联办、一网通办。
网络主播、电商运营、文案写手……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催生出更多的就业方式,灵活就业也成为当下越来越多求职创业人员的就业选择。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就业既是众多劳动者的从业形式、谋生手段,也是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利条件,是分流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灵活就业“一件事”场景,主要面向具有北京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打包联办”“一网通办”意味着,包括自主办理新参保(参保登记)、续保(增员)、停保(减员)、社会保险缴费申报与变更、社会保障卡申领、个人就业登记等6项灵活就业相关服务都可在线上“打包”办理,极大方便了灵活就业人员。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便利度,就是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社保和就业登记、变更、查询等,是群众获取公共服务中的高频事项,如果环节过多过、项目过繁、流程过长,势必形成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的“赌点”,成为办事群众心中的“痛点”,造成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难点”。
删繁就简、去重除冗,需要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刀刃向内”,摒弃本位主义思维;同时,还需要制定和采取更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式办法,对不必要的环节、项目该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可共享的共享,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让人称道的是,这次推出的“打包”联办不仅是在“线上”。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个人就业登记办理方式包括“线上办理”和“线下帮办”两种,如果办事人员网上操作不方便,还可采取“线下帮办”方式,即由各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各街(镇)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灵活就业“一件事”场景服务帮办和操作指导。
灵活就业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对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灵活就业“一件事”打包联办、一网通办,不愧是一项为办事群众排忧解难、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