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一马当先
(2022-07-14 09:26:36)据7月13日举行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周年发布会介绍,自2021年7月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紧扣消费新地标打造等“十大专项行动”,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在高标准的轨道上加快推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在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到达便利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方面,北京有着较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人口规模大、消费能力强、国际化水平较高,北京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去年9月,《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方案提出,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稳步推动173项重点任务和111个重点项目高质量落地,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自今年起,北京对上一年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统计监测。统计监测显示,“十大专项行动”实施后,各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均在扎实推进、逐步落实。2021年,在京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7家,较上年增加2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大型外资商业企业180家,较上年增加25家;全年新落户首店901家,是上年的近5倍。
一年来,北京商圈表现更为活跃。去年监测的52个重点商圈限额以上商业单位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2.8%,明显好于全市社零总额增长水平。截至去年末,商业综合体达到84个,较2019年和2020年增加21个和8个,销售额首次实现超千亿元,同比增长33.6%。截至目前,北京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800家,居全国首位。
数字消费内容供给日益丰富。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5G基站累计达5.4万个,居全国首位,实现52个市级重点商圈和市内重点景区5G网络全覆盖。数据显示,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均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软硬件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今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6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1.2%。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到2025年,北京将打造2到3个千亿级规模的世界级商圈,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北京老字号认定总数将达230家左右……
从千年古韵到域外风情交织,从国潮名品到国际首店入住,从一体化消费到全球顶级商圈体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正在一马当先、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