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趟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成功之路
(2022-06-10 10:51:23)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进而向“主动治理”深化,三年来,北京全市共受理5199万件民意诉求,交出了诉求100%响应率、93%解决率、94%满意率的答卷。在6月7日召开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表彰大会上,199个“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399名“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据6月8日《北京日报》)
“接诉即办”,是一个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为适应新时代群众诉求、期盼的变化,近年来,北京在建立完善新的群众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在2018年推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基础上,2019年实施“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以街道乡镇为基本治理单元,以服务带动治理,推动基层形成“共治、精治、法治”的良好局面,趟出了一条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成功之路。。
“接诉即办”贵在坚持问题导向、掌握先机。北京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从大数据中梳理出高频问题、重点区域,以点带面,将同类问题隐患一并解决。与此同时,努力做到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把问题苗头解决在群众投诉之前。从“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单个诉求的逐一办理,到“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一类问题的“打包解决”,再到“每月一题、标本兼治”,集中解决一批高频问题,“接诉即办”机制大大增强了基层治理的靶向性和实效性。
“接诉即办”贵在坚持民本理念、雷厉风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诉求就是“哨声”,承办者闻“哨”而动、全时响应。“接诉”时,第一时间听到百姓“哨声”;“即办”时,快速反应,迅速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一办一、举一反三,下足“绣花功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落到实处。
接诉即办贵在坚持落实落细、务求实效。建立以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为基本指标的“三率”考评机制,每月对各街乡、区、市级部门、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考评,并通报排名。市委每月召开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推行市委书记点名、区领导约谈、纪检介入、街乡镇内部监督、群众监督等一系列监督“接诉即办”落实的举措,把社会治理中最后一公里亟待解决的事情,直接落实到基层部门去,形成了“群众——顶层——基层——群众”的实践闭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面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首善之区北京一马当先、走在前面,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与新时代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同步的群众工作机制,为创新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路径做出了有益探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积累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