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激发老龄化社会活力

(2022-05-24 10:15:38)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方面建首善、创一流。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化叠加城市发展转型是贯穿21世纪首都北京的基本市情。截至2021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188.6万人,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1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2%,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门槛。预计到2025年,北京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2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意见》贯穿始终的主线。积极老龄观,就是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挖掘老龄社会的潜能,充分激发老龄社会的活力。健康老龄化理念,是指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忙碌操劳大半辈子,为社会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和关爱,充分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尤其是身处新时代的首都北京,每个老年人都应该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心中充盈着的都应该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办好养老服务驿站和养老照料中心。提高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做好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抓好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化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老年产品和服务。

把《意见》精神落到实处需多方发力,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的良好局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筑牢基本保障底线,出台政策、引导投入、培育市场、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多元主体办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需求。社会力量要参与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发展老年慈善、创新老年群体社会治理。家庭要提供对老年人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年人自身则要摆正心态,乐观豁达,靠子女、社会,更靠自立自强安度晚年。

社会老龄化有远虑更有近忧。只要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加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现实中的老龄化社会就一定会更温馨、更和谐、更有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