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经济企稳回升
(2022-05-18 10:31:12)5月17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1至4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今年1至4月,本市主要指标数据有所下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与此同时,高端领域持续显现韧性,工业高端产品产量、高技术产业投资等表现较为亮眼。(据5月18日《北京日报》)
受新一轮疫情的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1至4月,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3%。消费增长同时放缓。1至4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1%,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6.2亿元,下降3.5%。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实上,两年多以前的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曾给全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滑。此后,真是由于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经济运行迅速扭转了下滑局面,发展态势很快得到恢复。“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当此爬坡过坎、顶风行进之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此时强调信心绝非盲目乐观,而是有着坚实的现实支撑。
今年前4月,全市工业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产业发展是经济韧性的重要体现。数据显示,1至4月,部分高端产品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倍,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85.6%和5.4%。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领域与5G、人工智能项目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了65.6%和44.3%。
除了上述提及的工业和投资领域,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实现18.7%的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利润总额也实现了18.2%的增长,两个行业的快速增长为本市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