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啦,“摘星星”的航天员们!
(2022-04-17 10:03:22)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况良好,先后顺利出舱。“神十三”发射前,王亚平和女儿有个“摘星之约”;“神十三”返回舱着陆,王亚平出舱后对着镜头对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
本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整整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自2021年10月16日对接、入住“天宫”,到2022年4月16日返航、着陆出舱,在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过程中,有太多生动感人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开启“天宫课堂”,和京港澳学生对话,与美国学生交流,举办了太空画展,在神舟十二号基础上完成了二十余项科学实验……
神舟十三号载人任务圆满完成,三名宇航员功不可没。正如本次执行航天任务的唯一一位女航天员王亚平所说:“这180多天的太空之旅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们觉得并不孤单。因为我们有习主席新年贺词的真情牵挂,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工程总线的日夜陪伴。此刻,我们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真的是很开心、很开心!”
实际上,神舟十三号载人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岂止只是这180天的“不容易”。现实中,航天员背后的付出、面对的困难和危险,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平时,他们要身着厚重服装,在水下对抗四十千帕的压力,每天训练五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太空执行任务时,处在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的血液分布会发生变化,如果锻炼不够还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视力下降、嗅觉、味觉不灵敏等等。
此次“太空出差”分外出彩。无论是创造的多项新的纪录,还是完成的诸多重要实验,都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前进步伐,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每一位航天员,都是父母的儿女,也都是儿女的父母。从杨立伟开始,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陈冬、刘洋、王亚平……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也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牺牲奉献,才创造了一次次“神舟飞天”的奇迹。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升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中国航天将书写更多的太空传奇。辛苦啦,“摘星星”的航天员们!辛苦啦,所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拼搏的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