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维生素D族

(2025-07-11 16:23:50)
标签:

健康

医药

教育

分类: 医药

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有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固醇)两种类型。

维生素D2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蘑菇、酵母和一些强化的食品(如牛奶和橙汁)。维生素D3则主要由皮肤在阳光照射下自身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取,如鱼肝油、鱼类(尤其是鲑鱼、鳕鱼等)、蛋黄和某些强化食品。此外,维生素D还包括维生素D1、维生素D4、维生素D5等,但与人体健康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市面上一般不常见。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结构、来源、吸收和代谢等情况不同。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是由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来。维生素D3(胆钙化醇)是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成,也可从动物食品中摄取。维生素D2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蘑菇、蕈类、谷物等。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也可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2在肠道中的吸收效率较低,需要胆汁和脂肪酸的帮助。维生素D3在肠道中的吸收效率较高,不需要胆汁的参与。

维生素D2D3在人体中的作用没有本质的不同,两者都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维持血钙和磷的平衡,对小儿骨骼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在人体健康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2的化学结构为麦角钙化醇,是由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而来;维生素D3的化学结构为胆钙化醇,主要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生成,也可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2:常见于酵母、蕈类等食物中,通过食物摄入获得;维生素D3:在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含量较为丰富,同时人体自身皮肤合成也是其重要来源之一。两者都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液中钙、磷的正常水平,这对于骨骼的正常发育和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平衡,保证骨骼中钙的沉积和利用,防止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参与炎症反应等过程,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