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矫正人生》笔记-3
(2022-08-15 19:30:38)
标签:
文化健康教育 |
分类: 典籍 |
二、心理治疗的一般概念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又称精神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心理治疗与精神刺激是相对立的。精神刺激是用语言、表情、动作给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精神上的创伤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心理治疗则相反,是用语言、表情、动作、姿势、态度和行为向对方施加心理上的影响,解决心理上的矛盾,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从广义上讲,心理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使患者痛苦的各种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症状),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心理痛苦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都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理解、同情、支持等心理反应就是生活中最值得提倡的心理“药师”。由此可见,广义的心理治疗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理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同学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亲朋好友间的解释、说明、指导等趋势的交往与沟通,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和心理治疗作用。而狭义的心理治疗,则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以促进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二)心理治疗的重点在于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
我们知道,心理治疗的方法是极为多样的,但目的都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与心理障碍,减少焦虑、忧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病人的非适应性行为,包括对人事的看法,从而促进其人格成熟,使被施治者能以较适当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适应生活。因为心理治疗的过程主要是依靠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的,是与主要针对生活治疗的药物治疗或其它物理疗法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称之为心理治疗。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H·J·Eysenck)归纳了心理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这就是:
(1)心理治疗是一种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人际关系;
(2)参与心理治疗的其中一方是有特殊经验或接受过特殊专业训练的;
(3)心理治疗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因为对他们的情绪或人际适应、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的;
(4)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学的原理,即包括沟通、暗示、以及说明等机制;
(5)心理治疗的程序是根据某些正式的关于一般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求治者特殊的心理障碍而建立起来的;
(6)心理治疗过程的目的就是改善求治者的心理困难,而后者是因为自己存在心理困难才来寻求施治者予以帮助的。
心理治疗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即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及家庭心理治疗。
个别心理治疗:这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个别进行谈话形式进行的心理治疗。医务人员与病人交谈的目的在于医务人员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与特点,帮助病人掌握自己疾病的情况,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接受医务人员提出的治疗措施,并与医务人员合作,向疾病作斗争。个别心理治疗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心理治疗方式。实际上,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往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个别心理治疗。因为医务人员的对病人正确的解释、指导与嘱咐能影响病人的心理。为了做好个别心理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医务人员的态度应该是诚恳、热情、耐心而细致,取得病人的信任,获得了可靠的信息。第二,在交谈过程中,要耐心地倾听病人的主述,然后,医务人员根据病情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指导与帮助。第三,医务人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每次都安排好内容,治疗时间以一小时左右为宜,治疗后做好记录。第四,个别心理治疗的房间应该布置在安静的环境中,要简易舒适,整洁调和。
集体心理治疗:这是医务人员把同类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进行心理治疗。一般把病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数个或十几个病人组成,并选出组长。集体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讲课、讨论与示范。医务人员根据病人中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因素与对疾病的错误看法,深入浅出地对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症状表现、病因、治疗和预后等。这使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消除顾虑,建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在医生讲课之后,组织病人分组讨论。病人联系自己疾病实际情况,加强理解医务人员讲课的内容,讨论要力求生动活泼,鼓舞病人进行自我分析,提出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医务人员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人作治疗的经验介绍,通过病人的现身说法,起到示范作用。
集体心理治疗一般每周2~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整个疗程所需时间根据病情等确定。一般以3—4周为一疗程。个别病人必要时可以重复一个疗程。
个别心理治疗与集体心理治疗还可以结合起来。集体心理治疗着重同类病人的共同的问题,个另心理治疗侧重解决病人的具体问题。我国曾经开展的慢病综合快速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就是采用个别心理治疗与集体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形式。
家庭心理治疗:医务人员根据病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采取家庭会谈的方式,进行心理协调,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解除病人的消极心理状态,适应家庭生活。在家庭心理治疗时,家庭所有成员都要参加。治疗地点,既可以在病人家里,也可以在医院里。
总之,各种治疗形式都是为了帮助患者在其行为的不同方面提高能力。帮助患者学会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现实地看待世界和自身,更有效地控制和释放其情感;认识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在生活中的追求(目标和动机);忘却给他带来麻烦的无效行为的模式;改变自我观念,以更多地接受自身;审视其儿童时代和家庭的经历,以使他对自己的变化和现状有个了解。
心理治疗的对象
心理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对心理障碍与心理困难的心理不良境况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心理困难与心理障碍是心理治疗的对象。那么,什么是心理困难与心理障碍呢?
首先是精神问题。从精神不佳到精神崩溃,均为心理治疗的对象。有精神疾患的人,其人格和精神失去了统一协调的效能,与外界现实不能正常接触,发生幻觉、妄想等症状,并且其思考、情感、行为亦有显著障碍,无法正确地面对日常生活,病人的表现可能过份兴奋,讲个不停。或者极端忧郁,想自残自尽;或者行为奇异,语无伦次等等。一个人有严重的精神疾患时,其主要治疗方法乃在于使用药物治疗,但对其施予安慰、支持、限制等心理辅导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神经症。这种情况的病人并没有精神崩溃的现象,自己与外界现实环境的接触状态尚好,只是在心理上或情绪上有所困扰与不适,觉得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来解除自己的痛苦。这种较轻的心理疾患,很多人都有,这就是所谓的日常心理毛病。自己觉得焦虑不安,郁闷不乐,气愤难耐,情绪不适虽然还可以过日常生活,但因其情绪不稳定,对生活也难免不发生不良影响。有时心理上有无法言表的症结引起烦恼、忧郁、害怕;或者有不易解决和处理的内心问题,或总面对不良的人际关系等,均属此类。例如,无法独立选择以决定自己的志向,缺乏经验与信心去找对象,不懂得如何与配偶和子女相处,不知如何度过离婚、丧偶的痛苦等等。这一类情绪不适或心理困扰,药物治疗虽然有时能有所帮助,但心理治疗则要有效得多。
再次是“纯粹”心理问题。这可能与躯体的某些病变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心矛盾,生活工作中常面对自己不易处理的问题。例如,有的男子对自己没有信心,上夜班时,心里总担心在家的妻子会作出什么不规矩的事来,以至整个身心都不舒服,常常“无病呻吟”;意欲天天守在家里陪着妻子。另外,据病案载:有位低级官员,一直勤奋工作,只望自己能官运亨通,当上单位的头头,可一当升为主管,却又整日恐慌得不知所措;还有一位姑娘,很渴望结婚成家,却偏偏与一有妇之夫发生了性关系,而且不止一次,不知如何是好。以上这些病案中的人,都存在一些心理症结,有某种心理困难,却又不知如何得到解决。这种情况,并不是安慰或劝说就可以改善的,也不是算命或者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仔细剖析心理的症结,研究潜意识的动机,只有得出了真实的结论才能彻底医治。这类心理症结也是心理治疗的适合对象。
另外则是,虽有某种心理问题,但病人并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而在行为或性格上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自己去适应一般的生活。有的儿童一不高兴就想逃学;有的年轻人一心血来潮,就有意去做错事,找人打架;有的人不善交际,只喜欢呆在家里闭门看书。这些行为都表明存在心理问题。另外,也有人有明显的性格上的缺陷,时时事事总是按部就班,如果不按照自己定的死板规律与程序吃饭、睡觉、娱乐、就无法生活;或每天只想发财、成功、有成就,时时刻刻都把精神绷得很紧,强使自己振作,以追求成功,并因此变成了追求成就的奴隶。相反,有的人事事都缺乏信心,事情还没动手做就已开始担心会失败,以至最后什么都不敢做,什么也做不成。这些行为和心理上的缺陷虽非朝夕之功就能改变,但依靠心理治疗,却是可以得到慢慢矫正、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