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消费趋势与中国国运的耦合
(2022-03-29 14:18:58)
标签:
新消费z世代国潮国运 |
分类: 个人原创 |
从“小破站”哔哩哔哩美国上市,到泡泡玛特的盲盒消费,新一代消费人群逐渐进入大众视野。Z时代在国内开始进入消费主流。新人群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成为消费品企业开始研究的方向。我们可以从近邻日本的经验来对未来消费品市场进行一些预测。
日本1974年-0.5%的GDP增长与神武景气以来超过9%的高增速形成了强烈反差,经济硬着陆似乎就在眼前。那一年的日本,又像极了如今的中国:粗放的高能耗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产业结构邂逅人口红利褪去,日本制造开始向日本品牌转型。从消费品市场来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制造的企业,在美国一直就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个时间段的日本消费品还无法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优选品牌。
日本6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年轻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化消费主义精神面貌,“新人类”的成长经历伴随着日本成为世界级经济强国。回顾一下日本从60年代开始,如何走向世界舞台的: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1968年日本超越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0年大阪举办世博会等等。无印良品、优衣库等蕴含着日式极简美学的消费品牌就诞生于这一时期,他们成功的背后既有日本产业链的强大支撑。
今天的中国也同时在经历极其相似的过程。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年轻一代国人并没有经历过中国的落后时代。95后从记事开始,他们看到的是08年精美绝伦的奥运会,看到的神舟不断上天,看到航母下水,看到BAT在互联网世界叱咤风云。落后挨打只存在历史教科书中,他们的记忆中并没有假冒伪劣产品。他们不知道当年的温州鞋质量有多差,也不知道八九十年代的假冒伪劣产品究竟有多差。他们也无法理解“外贸转内销”这个词语为什么会代表高质量产品。即使知道一点三聚氰胺的危害,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的铁拳出击。
国货在Z世代这个群体中是与国外品牌平起平坐的。他们并不觉得耐克阿迪比李宁安踏好,也没觉得星巴克比瑞幸好喝,在喝可乐的同时不耽误他们捧着一杯奶茶。作为真正的衣食无忧的一代人,他们出国之后看到的洛杉矶机场并没有比天津机场先进,内心的有足够的自信平视发达国家的一切事物。
中国消费品牌在制造业升级的呼声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过多年未海外代工练就了一身本领,只差一个品牌就可以自立门派。“中国制造”伴随中国的国力提升成为了质优价美的象征。工厂的企业主都有一颗格力的心,都想像当年对外代工的格力一样成为行业龙头品牌。完整而高效的产业链给了中国制造后发崛起的基础实力。
年轻人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正在重新诠释着新时代的潮流与时尚,也重新定义着新时代的消费品牌。从日本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前的国潮现象一定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而是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长期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拉平了世界。PC时代还是精英引导互联网,而移动时代明显的具备更多的草根气质。KOL和网红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更熟悉中国互联网玩法的本土品牌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
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强者引领的世界,可口可乐未必就是味道最好的饮料,麦当劳也未必是最好的汉堡,但是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第一就为其做了最好的信用背书。消费者内心会有潜意识不由自主地引导自己的思维:你看,世界第一强国的人们都是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汉堡的,他们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如果中国在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上站稳三十年,相信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完整叶子的茶才是真正的茶,水墨画是更高级的艺术形式,中式服装出现在正式场合也是毫无违和感的。等等现象出现的哪天,中国必将诞生现在大家看到的可乐、苹果、亚马逊这样的世界级品牌。这也是这几年资本市场炒作的核心资产概念股享受高溢价的原因。
总之,在东部地区,新时代的消费趋势已经形成。这个趋势在国外已经被多次验证,我们只需要做的是祈祷国运昌盛,把趋势变成一步步的现实。中美竞争将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长期趋势,所有中国人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受到其中的变化。国运的不可阻挡与消费趋势的变化高度耦合,历史车轮从不因为小的波动而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