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26)

(2009-03-19 08:36:34)
标签:

随感

杂记

顺风

媒介

视野

文化

分类: 顺风杂谈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26)

文/顺风

    ——“广播”是媒介中的“过路客”,听众与他同时上路并随时分手;

    ——某种媒介偏重于通过对其他媒介的忽略来引导人们的感知,比如“广播电台”更侧重于训练人们的想象能力而不是口头能力;

    ——大多少人还没有认识到,“媒介”更多地受益于“内容”,而不是“媒介”造就了“内容”;

    ——“广播”和“电视”一样,一度成了底层人群融入社会的“救星”;

    ——“广播”是社会课堂,无门槛地接纳一切学生;

    ——“广播”满足了人的欲望,他们可以将音量调节到自己所无法到达的分贝数;

    ——“广播”和随身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可以帮助人“说话”;

    ——“广播”到了“耳机时代”就不再是“广播”了;

    ——在广播电台之间切换,如同环球旅行一般既美妙又疲劳;

    ——“广播体操”既不是“广播”也不是“体操”,而是一种正在走向湮灭的艺术活动;

    ——不小心摔坏正开着的收音机可能让人内疚,但这并非对收音机的歉意,而是因为打断播音员而抱歉;

    ——“广播”既可以带来喧哗噪音,又可以带来隐蔽安静;

    ——“广播”和“留声机”、“录音机”较为接近,他们和数字媒介则距离十万八千里,前者都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广播”建设了“空中世界”,他让人们不再“脚踏实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