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3)

(2009-03-03 09:13:06)
标签:

媒介

随感

杂记

顺风

视野

文化

分类: 顺风杂谈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3)

文/顺风

    ——互联网时代让肢体语言复兴,让“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存”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演员、导演、作者;

    ——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沟通和对话通过全新的编码体系来完成,盲聋哑人率先成为这个时代的沟通大师,因为只有他们才他们拥有最杰出的沟通技能;

    ——舞台、剧本、演出、戏剧性。。。这些将在未来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是一幅可以期待的新传播的图景;

    ——个人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一种“媒介”,“生活效应”同样会是“传播效应”;

    ——在电子的“灵性”背后,最需要挖掘出的是“电子的艺术”,或者说让人类“电子化”的艺术;

    ——传播的本意不是象目前这样的形成“共识”,恰恰相反是为了促进社会多样化意义上的“分歧”,那让人类更加自由;

    ——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独享”自己的媒介,可是传统的传播体系一直坚持媒介的“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用媒介武装自己”,这远远比用媒介武装世界和社会更为重要;

    ——“新媒介”是什么?新媒介就是“核媒介”,爆炸出一个新的“核环境”;

    ——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反而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蝴蝶效应”这一说法很流行,事实上说明此事并不需要跨越大洋的那只“蝴蝶”,“蝴蝶”本就无处不在;

    ——互联网带来一种暂时难以命名的东西,其对于“文字”的发明意义类似于“文字”对于“口语”、“口语”对于原始时代“肢体语言”的发明意义;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目前趋于重叠和融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政治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政治;

    ——“媒介们”其实指的就是“人们”,“媒介们”的表演其实就是“人们”的生活;

    ——“新媒介”在训练人类的同时,也要接受人类的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